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晚次鄂州

  • 作者: 月读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249
  •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全唐诗》)

      【解读】

      卢纶,字允言,河中郡蒲城(今山西永济)人。天宝末,避安史之乱,流寓鄱阳。大历初,举进士不及第。由于宰相元载一向器重他,取其诗进呈,并为他推荐,因得补阌乡(wén xiāng,在今河南灵宝)尉,逐渐升迁为监察御史,因事托病辞职回乡。卢纶在朝中时,德宗皇帝也极欣赏他的诗,皇帝自己做了诗,常常令卢纶和作。卢纶死后二十余年,文宗皇帝也很爱读他的诗,专门派人到他家里去访求遗稿,得诗五百首。这一事,更可知卢纶的诗,在中唐时曾传诵长久,他虽然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名却更盛于大历以后。

      卢纶的诗,《全唐诗》编为五卷,大约有五百首左右,似乎并没有遗佚。诗大多是送别怀人之作,和其他大历诗人一样。

      本诗是卢纶归乡时所作。晚上,船停泊在鄂州(武昌),云雾开朗时,可以远远望见汉阳城,既然望得见,应该是很近了,可是还需要一天的航程。武昌在长江南岸,汉阳在北岸,隔江相对,在古代的交通情况下,渡江还得费一天的时间。同船的商人们都安心地午睡,可知风平浪静,不用耽忧;夜间,船夫都在闲谈,可以感到潮水高涨,行船并不紧张。商人和船夫的闲适态度,和自己的归心如箭恰成对比。这种情绪,在“犹是”二字中充分表现了出来。因为到了汉阳,他就可以取陆路北上归家了。在三湘地区流浪了几年,已是两鬓秋霜,如今在船上独对明月,愈觉得万里外的归心急迫。然而,想到自己家乡的产业已被战争毁灭完了,即使回到故乡,也还是无家可归,更那堪江上还听到战鼓之声,似乎战争还没有结束。

      “估客”“舟人”一联,是他的名句,一向获得长江旅客的称赏,因为写出了行旅生活的经验。我们现在乘轮船走长江,读这一联时就无动于衷了。(施蛰存)

      本文标题:晚次鄂州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3694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