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说“窗”

  • 作者: 月读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367
  • 富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户应该算是房屋居室的点睛所在。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反过来也证明了窗户对于房屋的重要作用。

      “窗”最初由“囱”来表示,其古文字形如同窗户的形状。后来,为了进一步明确字的意思,又在其上增“穴”,创造了上“穴”下“囱”的“窗”,上面的“穴”表示字的意思跟房室有关,下面的“囱”既表示字的读音与之相接近,又表示字的意思跟窗户有关。

      “窗”有过很多不同的写法。比如,古代曾经出现过上“穴”下“悤(cōng)”的字形,“悤”表示字的读音与之接近。后来,又在这种字形的基础上产生了上“穴”下“忽”的写法。不过,现在这些字形都已经被废止了,而“囪”则主要用于表示烟囱的意思,只有“窗”才是表示窗户这种意义时的规范写法。

      “窗(囱)”最初是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古人穴居,在屋顶上开洞透光,这就是最初的“窗”,也是“窗”字从“穴”的道理所在。《说文解字》:“囱,在墙曰牖,在屋曰囱。”清代学者段玉裁进一步解释:“屋在上者也。”可见,“窗(囱)”和“牖”是有明确分工的:开在屋顶上的是“窗”,开在墙壁上的是“牖”。东汉王充《论衡·别通》:“开户内(纳)日之光,日光不能照幽,凿窗启牖,以助户明也。”这段文字对窗和牖的功能做了清晰的阐释,即补充房门起不到的照明作用。“窗”字的字形演变

      古代表示窗户的字,除了“窗(囱)”和“牖”,还有“向”。具体来说,三者区别如下:“窗”最初指天窗,“牖”最初指朝南的窗户,“向”最初指朝北的窗户。《说文解字》:“牖,穿壁以木为交窗也。”段玉裁注:“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孔子前去探望患病的伯牛,不便进入内室,就由窗口握着他的手。《说文解字》:“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意思是把朝北的窗户堵住(以免冬天的寒风吹进来),用泥封涂门的漏缝。

      后来,“窗”进一步指开在墙壁上的窗户。如《周礼·考工记》:“四旁两夹窗。”北朝乐府《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贴)花黄。”

      “窗助户为明。”在照明设施不是很完备的古代社会,人们或寒窗苦读,或秉烛夜谈,或临窗闲饮……不知多少故事,都发生在窗边。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陶渊明《停云》其二:“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古时以“窗下”代指读书。同在窗下读书的同学则称“窗友”,又称“同窗”。唐代杜荀鹤《秋日闲居寄先达》:“到头身事欲何为,窗下工夫鬓上知。”元代高明《琵琶记》:“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红楼梦》第九回:“二人唬的忙回头看时,原来是窗友名金荣者。”宋刘松年绘《秋窗读书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古代,不仅“囱”可以用作窗户的“窗”,反过来,“窗”有时也被用来代替烟囱的“囱”。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在读古文的时候仔细辨别了。《广雅·释宫》:“其窗谓之堗(突)。”这里的“窗”实际上就是“烟囱”的“囱”,读音也是cōng。当然,如今“窗”和“囱”在意义和用法上已经有了明确的分工,不能再相互替代了。

      本文标题:说“窗”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3926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