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浅议

  • 作者: 名家名作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367
  • 乔岳罡

      [摘 要]“周”“星期”“礼拜”标注成为名词,使用中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说明汉语语法同语义紧密相关,解释汉语的语法从语义角度入手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关 键 词]语义;语法;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1-0066-01

      “周”“星期”“礼拜”都可以用来表示“7天时间”这一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都把他们标注成为名词,但这些词在使用中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本文将对这些差别进行描写并试图解释。

      一、词的形象色彩对组合功能的影响

      “天”“末”可以加在“周”“星期”“礼拜”之后,但是它们却恰好形成一种对立的分布:

      ?周天 星期天 礼拜天

      周末 *星期末 *礼拜末

      相对于“周”来说,“星期”和“礼拜”口语色彩更浓厚一些,而“末”又是一个书面语色彩极其浓厚的词语,所以,“星期”和“礼拜”不易于同“末”进行组合。而“天”也具有口语色彩,所以可以同“星期”和“礼拜”进行组合。理论上“天”也能够同“周”组合,可是“周天”这一组合还有其他的固定含义。

      例如:历法以360度为周天;气功里的内气沿任、督二脉之循环一周,谓之“周天”。所以为了表意的明确性,人们一般用“星期天”或“礼拜天”的说法。

      二、理性意义对组合功能的影响

      在“周”“星期”“礼拜”之前可以添加数词、量詞。

      一周 一个周1 半周 *一个半周

      一星期 一个星期 *半星期 一个半星期

      一礼拜 一个礼拜 *半礼拜 *一个半礼拜

      我们把调查的范围扩大了一些,发现“一年”可说,“一个年”不可说,“一月”(非序数)可说,“一个月”也可说。赵元任在《汉语口语语法》中提到了临时量词,指出“年”“月”等,“个”是个典型的通用量词,用了“个”后就会排斥其他的量词出现。

      例如:一把椅子 一个椅子

      *一把个椅子 *一个把椅子2

      我们通过观察“年”“月”与“个”是否兼容可以看出“月”的临时量词性要低于“年”。同理我们认为“星期”“礼拜”的临时量词性要低于“周”。

      三、语义场对组合功能的影响

      汉语中“上”“下”“前”“后”等方位词除了表示方向之外还可以表示时间,这些词用在“周”“星期”“礼拜”之前搭配有一些差别。

      *前周 *后周 上(半)周 下(半)周

      前星期 3 *后星期 上(半)星期 下(半)星期

      *前礼拜 *后礼拜 上(半)礼拜 下(半)礼拜

      “前”“后”“上”“下”等方位词用来组成方位短语表示时间是隐喻性思维的作用。当我们提到“前”“后”时往往有一个参照点。“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方位词次序靠近头里的”;“后”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前”和“后”同参照点之间的间隔往往很长。

      例如:

      前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后天

      前年 去年 今年 明年 后年

      按道理“前”和“后”也可以像修饰“天”和“年”一样来修饰“周”“星期”和“礼拜”。但是“年”“天”“周”所在的认知域不同。大体上一个月就四周,所以在四周的范围之内像“年”“天”一样引入“前周”“后周”的概念不符合经济原则,因为不管在这个月的哪一周说道“前周”“后周”都会有一个指的不是本月份的“周”。“前周”“后周”指代的范围很大,会造成表意不清,也不符合经济原则。而“上”和“下”则不同,是紧紧相连的,所以用来修饰“周”“星期”“礼拜”在一个月内还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综上所述,汉语语法同语义紧密相关,解释汉语的语法从语义角度入手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1979-12.

      [2]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商务印书馆,1979-06.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09.

      [4]陆俭明.说“年、月、日”[J].世界汉语教学,1987(创刊号).

      [5]吕叔湘等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商务印书馆,2005-07.

      注释:

      1.“一个周”的说法较少,我们在北大语料库中搜索仅见一例。

      2.“个把椅子”可以说但是前面不能加数词,表示少量的复数,同量词重叠的作用相似。

      3.“前星期”的说法较少,在北大语料库仅见一例。

      本文标题:对外汉语同义词辨析浅议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5727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