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中
我国的书法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不断演变与完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凭借自身的特征,赋予文化体系一定的特色。我国的书法存在多样化的特征与相对深厚的内涵,还包含着育人作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手写模式受到电脑打字模式的冲击,书法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多数人所忽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书法的发展。新时期下应该关注书法的发展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采取切合实际的措施推动书法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下书法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导致书法发展受到冲击,阻碍着书法的大范围传播,然而也给书法带来一定的发展机遇。基于长远发展的角度,把互联网技术和书法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是可行的,网络能够给书法提供学习资源以及学习视频,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学生,都能够利用网络下载需要的资源进行书法练习。练习书法不仅要关注字帖训练与汉字训练,还应发挥网络的力量丰富书法练习的素材,拓宽练习者的知识面,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给书法练习带来的便捷条件。除此之外,网络时代的出现,对于部分学生而言是极其有利的,他们出于各种原因参加书法活动,从点滴做起进行文化传播,明确了书法的历史地位,对书法产生了认同感与肯定感,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艺术修养以及核心素养。所谓的字如其人,如果想培养一个人的良好素质,需要关注书法练习,书法不会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被淘汰,而是凸显着中华文化的艺术价值以及文化价值。二、网络给书法活动带来的影响
(一)书法教学层面
网络平台的产生给书法作品的普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网络传播速度比较快,信息量比较大,所以网络模式下的书法作品往往不会受到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可以在随时随地宣传,这也是传统的网络媒介不可比拟的。以网络为核心传播书法,便于书法的持续化发展,借助网络书法教学发挥媒体平台与交流平台的优势,使得大众更多地接触经典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彰显书法文化的魅力。(二)完善评价机制
网络媒介的产生以及网络平台的建设,给人们提供了评价书法的便捷渠道,促使人们对书法的评价更为公开与透明。网络媒介能够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地对书法的发展进行监督与管理,网络平台便于人们对书法进行评价,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到书法评价的任何环节,与直播似的网络监督存在相似之处。网络书法传播收集人们对书法作品的意见,逐步完善书法作品的评价机制,带动书法艺术的发展。(三)平民化的网络批判精神
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互动给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平台,吸引了更多的书法爱好者点评网络作品。在点评过程中,利用网络保护点评者的身份,使得点评者的话语权具备平等性特征,不仅是书法名家可以评价书法作品,普通大众也可以评价书法作品,体现书法作品评价与欣赏的整体性。除此之外,网络平台的群体批判表现出网络批判具备的现实性特征,此种创新模式的批评更为简单与直白,一方面突破名家评价书法作品的权威,另一方面强化书法家之间的交流互动,便于提升书法质量。三、互联网时代下书法的创新思考
在互联网环境下,要大范围传播书法精神,树立人们的书法意识,激发人们练习书法和学习书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加人们的知识储备量,赋予书法艺术更大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一)及时运用信息技术
目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先进技术的产生,逐步转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人们应该立足于社会的发展倾向调整自身思想观念。虽然互联网时代对书法的发展产生冲击,可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通过互联网开展教育活动,便于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现阶段移动设备是人们进行信息沟通的主要端口,给人们聊天打字提供了便捷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书写的功能,影响了人们对书法的认知。所以要借助先进技术创新书法数字化的结构体系,尽可能在移动设备上练习书法,把移动设备上的书法练习当作书法发展方向。此外,移动设备中存在诸多的学习软件,包含考试试题软件、英语口语软件与写作软件等,可是书法练习的软件开发比较少,可能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存在关联,基于此可及时开发书法练习平台,整理信息库中的字体,让人们挑选喜爱的字体完成练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而对书法文化产生较高的兴趣和热情,利用网络平台自主进行书法学习和书法练习,提高自身素养与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