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
一、引言
油画最初起源于欧洲,同时也是美术的代表象征之一。而我国最初接触油画是在明朝末期,西方传教士来到了我国并带来油画艺术。自此,我国的画家充分认识到了绘画的多样性,开始了绘画方面的创新。在当时,绘画又与政治、经济、文化等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正是因为多方面的元素给绘画提供了新的创作基础,提高了油画艺术的内涵。从那时到现在,绘画渐渐又与书法、园林、音乐等其他的中国艺术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交融,由此开启了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二、油画艺术传入中国的发展路径
在明朝末期,西方传教士将油画艺术传入我国,那时候的油画只是供当时的达官贵人欣赏,由于思想的陈腐,人们只专注于模仿,不会想到创新。直到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有向外卖油画的现象出现,人们想要去挣钱,就逐渐出现了一批稚嫩的本土西方画家,这是第一批中国的油画艺术家,他们创作的作品也受到大众的青睐。清末戊戌变法后,大部分青年学子远赴他国,学习他国的先进艺术理念,回国之后,创办了许多美术学府开始培养中国的第一批油画创作人才,他们结合了西方和当时中国的元素形成独特的艺术文化,有些著名的绘画家结合当时的国情画出一幅幅油画,每一幅都表达了独特的感情。到了21世纪,多元文化逐渐融合,加深了油画和其他艺术的交融,同时也促进了油画的大兴盛,这时油画也逐渐趋向于平民化、大众化,于是有了油画画室、油画画廊、油画展览等,这些逐渐拓宽了油画的发展方向。三、当代油画艺术的中国元素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它不仅形式多样,还有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象征,更是中国人精神面貌的表现。我国的文化是秉承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来吸收和融合他国的文化的,油画艺术也是如此。先是将油画创作结合我国的艺术特色,之后再适当融入西方艺术特色,具有中西方结合的味道,经过长时间累积和发展之后,中华优秀文化元素已与外域文化相结合,使得当代油画艺术有更多的展现方式,从而对中国当代油画的繁荣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民间艺术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民间艺术从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看出需要大众的基础,但是这种艺术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进行创作的,而是需要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丰富的生活经历进行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从而总结体会进行创作。民间艺术使油画的创作更加鲜明,更加有真实的画面感,还丰富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审美认知。首先,民间艺术是结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全面视角的展示,是民间思想的感受与抒发,不再仅限于单纯的模仿,而是将民间的伦理、亲情等充分融合,将油画更快地融入民间。其次,受民间艺术色彩语言的影响,民间艺术通俗来讲就是大众的审美品味,他们主要讲究的就是夸张、细腻、热情等直接的情感,就如成语“热情似火”就可以用红色颜料来表达,这种情感就直接体现出来了。最后,民间艺术讲究的是对称美、重复美和多样美,这个从古代房屋建筑上就可以看出,受这些形式美原则影响很深的要数吴冠中了。他创作的油画《长江三峡》是中国画的雄浑和油画的细腻相互结合的范例作品之一,它至今还被收藏摆放在中国博物馆里。这种中西理念的相互碰撞让双方都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发展方向。(二)民俗文化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民俗文化的种类在我国有很多,中华文化的不断沉淀与积累形成的各种各样的民俗艺术,各地域的民俗也是不尽相同。油画在与这些民俗接触的时候也在不断地让画家们摩擦出新的创作火花。首先,民俗文化经过几千年绵延至今,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画家们的审美理念,同时画家们在创作的时候也会或多或少地受民俗文化的影响,作品中也会融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其次,画家们作画很多时候都是有感而发,或者触景生情地画出作品,这些作品借助特定的人物或是景色显示出了画家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也有一种是纯粹描述风土人情,借助不同颜料,通过颜料的对比来突显画家的情感。最后,画家们还会重视创作时心理活动的影响,所以他们的油画多多少少也会掺杂一些民俗艺术的气息。比如,四川美院油画系教授、油画家陈树中创作的《过年赶集》,5米多长的组图画卷充分描写了城乡市民的生活百态。这就是借助了市民的生活状态和民俗文化来反映当地的城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