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发言]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360
  • 潘德东等

      “常回家看看”本是人之常情,但现代人竟连老人这点小小的愿望都无法满足。是因为工作越来越忙,根本没有时间回家?是因为生活越来越好,已看不惯旧房老屋?还是因为应酬越来越多,早就无心牵挂父母?……行走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之上,难道人心也会越来越硬?

      ——潘德东

      老人用品专卖店生意惨淡,老人们一辈子只知为儿女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而儿孙们花钱大手大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啃老族越加壮大,“啃”得心安理得、鲜血淋漓。更可悲的是,老人们忍痛被“啃”,徒叹奈何。

      ——刘颖

      一位孤苦的农村老人向儿子申请低保:给杯水喝,给碗饭吃,给件衣裳穿,给片感冒药吃,给张笑脸!

      一位衣食无忧的城市老人向儿女申请低保:发发短信,打打电话,一年回家一次!

      一位伦理学家向社会申请低保:老有所养,孤有所爱!

      ——望山

      不是每个月寄充足的生活费给他们就是尽了孝道。

      ——-dfang1988

      其实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责怪那些远离父母的儿女们,毕竟他们亦肩负着自己的艰辛和困顿,为生活苦奔。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负重不轻。老人们过得怎么样,不仅需要儿女的照顾,也需要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

      ——南杨

      “我的老人,你们好吗?”这句话不需要问出口。

      因为你们亲口告诉我,你们身体很好,你们什么东西都不缺,你们不需要我经常回家,不需要老往家里打电话。

      可是每次打电话,你们都迟迟不愿放下话筒;岁月和病痛,早已压弯了你们笔直的腰;每次回家,我都能看到你们从心底堆满到眼角的笑。

      ——遗君明珠

      有人未老先衰,有人老而弥坚。老态不在岁数,衰老主要是个心理问题,不完全是生理问题。冷却的心情、冷漠的心灵、疲惫的心理、厌倦的情绪、麻木的思维才是真正的衰老。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既不会搞“老道秀”,也不屑倚老卖老。一个懂得尊严和高贵意义的人,他就不怕老,不厌老,不欺老。

      ——陈仓

      老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贫困、疾病、孤单困扰着相当多的老人,他们需要整个家庭、整个社会的切实关心。

      ——安娜

      他们不求回报,也没有太多的奢望,作为儿女,至少我们对父母的爱应从“减负”开始——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精神负担、劳务负担。这是一个底线。

      ——榴莲

      我生在农村,从小到大见识了太多晚景凄凉、孤苦无依的老人。他们“养儿防老”,未料儿女根本指望不上;他们一辈子土里刨食、辛勤劳作,到老了,干不动了,还得苦苦挣扎。

      ——顾得白

      老人富则国富,老人强则国强。这“富”、“强”不仅指物质,也包括精神层面。

      ——理性的人

      本文标题:[发言]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8203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