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让学生喘口气,好么?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402
  • 吴 非

      有家报纸请我描述一下“理想的教育”,我的回答是:“所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人的待遇。在早晨的阳光中,他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能吃到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四时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父母听……”

      有青年教师看到这段话,私下议论:“他已经‘奔六了,还这样理想化?”

      我的年纪在学校的确不算小,一不留神,已年近花甲。照说,做梦本是青年同行的事,可是青年们竟然反过来认为我浪漫,这就不免令我有些伤感了。在我的描述中,除了“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有画饼充饥之嫌,其余情景在我国普通教育中都是“过去时”,也就是说,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怎么就实现不了呢?我看连那个“免费营养餐”也是可能的,根据不精确统计(我也不可能得到精确的统计),我国每天用于公款吃喝的资金大约是六亿元,这么多的钱,可以为全国一亿多中小学生每人提供一份价值五元的午餐。也就是说,我们不缺钱。况且“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如果有那样的营养餐,中国孩子的体质可能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GDP能翻三五番并不算难,各级政府报起数字来满脸红光,可是中小学生的健康指标下降却不被当回事。

      再说作业负担。五一长假,国庆长假,有七天的休息。可是对学生是灾难。曾看到某校高二年级“国庆长假作业”,一共六十大张纸,不停地做,也要做满七天。有个特级教师,寒假放假二十天,他布置给学生的化学作业是八十张讲义;有个数学“把关教师”,每天给学生的作业是两个小时的量;有个“学科带头人”,每周要学生写两篇大作文,写完了批个“阅”,推说“没有时间细看”。

      对一味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教师,没有必要同他谈教育观念,他就是教学水平差,就是业务功底差,故而只能靠增加学生作业量来补自己教学之不足,或者替自己遮羞。超量作业的处理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拼命做,教师苦苦地批改;还有一种是逼学生拼命做,教师逍遥。在一些重点学校,学生基础好,多做做,也没什么难度,只是牺牲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有十多年了,学生学习负担逐年上升,“减负”成了笑话。看来,我们非得有一种统计测量方式:GDP要上去,学生课业负担要下降,否则市长必须下台。除此别无他法。

      最需要反省的还是教师。你一生从事教学,你以后将被学生如何回忆?如果他只记得你“狠”,能“狠抓死揪”,连课间都利用好,不让学生去解手,当时家长一片叫好声,后来有人自杀了,有人拖垮了,那就得回忆你的种种不是了。

      有位同事说,他在某校听课,发现高三教室墙上写着一条大字标语:“我们的精神要对得起我们承受的苦难”——看到这样的话。你还会把教育当作诗吗?

      让你的学生喘口气,好么?

      【原载2007年3月15日《新民晚报·夜光杯》】

      本文标题:让学生喘口气,好么?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8265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