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杂文专版编辑手记——杂文是思想者的文字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237
  • 向继东

      一

      有人说过,随笔是思想者的文字。其实杂文也是思想者的文字。没有思想的文字,是不能叫杂文的。

      我在一篇文章里曾经说过:“作家不一定是思想家,但作家不能没有思想。”同理,杂文家不是思想家,杂文家却不能没有思想。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说:“人显然是为了思想而生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在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着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杂文,或许就是“不幸福”的衍生物。

      二

      鲁迅是“不幸福”的,但却是杂文集大成者。

      鲁迅的杂文或许是他的“长板”。

      他“对当权势力的不合作”姿态成就了他的不朽。

      他能“不合作”而存在,无须合唱,自然是他的幸运。

      三

      有人感叹当今杂文的萎靡。我算是知情人,说点什么好呢?

      偶然一天,我突发奇想,问那时正读高一的女儿:假如某一天上学,一布道者把你们劫持在教室,说:“同学们,今天是大清乾隆十五年二月二十日……”你们肯定会说“不是”。这时布道者突然掏出一支手枪,说:“你们错了!再说‘不是就毙了你!”开始,也许你们还不相信,待到第一个说“不”的人倒下了,你们还敢说“不”吗?女儿说:“他说什么,我就跟着说什么。”

      回答在我意料之中。同时,又让人感到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问题——从小学起,老师和课本不是天天要他们“捍卫真理、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为真理献出生命”吗?

      也许,世界上有许多事是不可深究的。生活的逻辑不一定就是事物本身的逻辑。

      四

      中国“骂贪官”,西方“骂权力”。这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也是两种文化积淀的后果。“骂贪官”其实也是中国一千多年来“清官情结”的延续。如果不在制度上创新,贪官不绝,清官也是绝对靠不住的,因为道德偶像的时代已经终结。

      中国人讲道德自律,克己奉公;而西方人追求个性张扬与法律公正、秩序。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被古希腊不公平地判处死刑。本来他有逃跑、越狱的机会,但他拒绝以有失尊严的方式逃生。

      从苏格拉底想到谭嗣同。前者是为程序正义而献身,后者却被“救国情结”所害。谭嗣同死了,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虽是豪迈、英勇而壮烈,但未免单纯而天真。

      本文标题:杂文专版编辑手记——杂文是思想者的文字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82816.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