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为书复仇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457
  • 胡秋原

      在日寇炮火轰炸之下,全国生命财产的损失,是无可计算的。其中比较最不重要,然而也是值得痛心的,就是书。而中国历史上的书劫,也没有比此次更为惨烈的了。

      言及书劫,群数秦火。但实际上中国书劫之罪魁,都是蛮族。五胡、辽、金、元和满清,是中国图书文物之真正破坏者。

      欧洲史上有名的毁灭文化者,是古日耳曼的万达族。至今称破坏文明为Vandalism。而万达主义也在新日耳曼军人身上复活。(编者注:Vandalism,今译一般做“汪达尔主义”。汪达尔人,是古罗马时期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在其繁盛时期,疯狂扩张土地,肆意入侵他国、毁坏文明。后在西方,“汪达尔主义”也就成了毁灭文化的代名词。)

      然中国古代之“胡夷”,西方历史之“万达”,相对于“倭寇”,还是有愧色的。

      《四库全书》被日寇抢去,图书馆及大学为日寇炸毁,北平及南京以及苏杭各地书籍古物和建筑,私人藏书和收藏,或被毁为灰烬,或被日寇劫去而受污。我中华文物,与山河儿女同遭万古未闻之惨劫。

      而在炮火与颠沛流离之中,一切爱书者、藏书者均与其血汗换来、心血点染之书永诀。文人之于书,如商人之于钱,恋者之于其所欢,私之爱之固无所不至。它是第二生命,至少是第二恋人。而今日之文人,除分国家之仇,同胞之痛而外,还有与其培植观摩之所爱作生离死别之惨。凡今日武汉外来之文人,都是这一悲剧中之主人。民族复兴之日,此仇可复,然这仇恨,将仍有永恒之痛楚。

      到今日为止,在此次战争中,我或者是损失不能算多的人。然而,我已是一无书之读书人了。几年以来,我的书蒙难五次。在这一次,存在上海书店的书,已经火化了;寄到上海的书,音信杳然;还有存在香港的书,也无法聚首。假使我惟一的财产是书,今日我确是无产阶级了。偶尔看到朋友桌上有一二本可看的书,我不能不痛恋于我的故人。因此,也不能不对那吞灭了我们宝爱之物的日寇切齿。

      今日与我同其悲愤者,当不知有几许。而那一些被毁灭,被残害,被侮辱的书籍古物,倘若有知,亦当有无穷之泪血。

      痛逝即当复仇。要为一切死难将士与同胞复仇,要为一切孤儿寡妇复仇,要为我们的文物图书复仇。

      【原载1938年6月5日《抗战文艺》第1卷】

      题图 / 抢夺文化 / 丹尼奥·索拉斯

      本文标题:为书复仇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8633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