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把荒腔唱响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895
  • 王乾荣

      怪诞“说法”流行,人们拿它唱高调,每每荒腔走板,还得意忘形,闻者见怪不怪。

      事故发生,当地媒体报道,“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啥叫“第一时间”?事发后五秒钟、十分钟,还是半小时、一小时?如果公安部门有应急预案,五百米以内案发,警方必须五分钟赶到现场,则五分钟为“第一时间”,少于五分钟为“前第一时间”;如无规定,何谈“第一时间”?另,有没有“第二时间”或“第三时间”……赶到的?“第二时间”、“第三时间”……又是什么时间?对此,媒体为什么不报道?

      当地媒体为本地领导唱赞歌,领导乐意领受,可以理解。您想想,出了事,领导“第一时间赶到”,多么勤政,何其亲民!但“第一时间”如橡皮筋,拉长就长,缩短就短,这赞歌唱得是不是有点儿不着调?能为领导加多少分?平素的第一时间、第二时间、第三时间……兢兢业业,防患于未然,不比出了事的“第一时间”赶到强?某些事故,也许难免,出了事,领导当然得“赶到现场”;赶到现场,全力以赴处理事故就对了,这是你的职责,表白“第一时间”干吗?也许这领导的脑瓜里,无时无刻不装着“政绩”二字——事故,原来是“彰显”和“打造”政绩的良机呀。可细思,急于说“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或许正是领导对日常工作不负责任的一种掩饰。

      是事故就有损失,减少损失,理所当然,但媒体所谓“把损失降到最低”,又是怎么回事?“最低损失”是一元、十元,还是五十万元、一百万元?如果没有具体规定,所谓“最低”,则纯属废话,也是为领导唱颂歌和“免责”服务的。

      莫非,媒体是领导的媒体,不是老百姓的媒体?

      媒体若非被“授意”说“官话”,便是顺官场语言说套话,如“事故发生后,领导高度重视,当即批示”云云。当然,觉悟的媒体和媒体人鄙视如此废话——因为你不重视,也得重视呀!那一回,一震区官员接受央视采访介绍灾情,开头就唾星四溅,啰啰嗦嗦罗列了从省到市各级领导如何“高度重视”救灾,离题万里,没完没了,被不耐烦的记者当即打断,说“您直奔主题吧”。这记者,赞一个!

      除了上述“沉重废话”,咱们官儿“浪漫的废话”,也说得不赖。

      原驻法大使吴健民先生说,“中国人尤其是相当多的官员,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充满套话、废话和空话的无效交流上”,千里迢迢到国外招商,请了很多人,介绍自己的省份或城市,一上台先说什么,“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来到美丽的巴黎,巴黎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官僚们不说正事,话风景、谈气象,一个个都成抒情诗人了。人家法兰西有波德莱尔,有缪赛,要你去关老爷跟前耍大刀?

      言为心声。心悸,则言怯;心切,则言急;心浮,则声飘;心焦,则声躁。套话空话,你说我说他说,众口一词,乃是心照之果。心照什么?明知没有实质内容,但为了发挥某种“作用”,但说无妨,渐渐顺嘴了,则不觉乏味,就无意识地说下去了,如一则笑话——

      新生军训,校长检阅,对话如下:“同学们好!”“校长好!”“同学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同学们晒黑了!”“校长也黑了!”

      【原载2013年9月29日《法制日报·观察》】

      本文标题:把荒腔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87929.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