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陌生人也是人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423
  • 黄永武

      电视节目中播出一段话:“中国人在上饭桌时,你推我让,彬彬有礼,但一到上公交车时,你挤我攘,全是另一副面孔。大概中国人有双重性格吧。”其实不见得是什么双重性格,而是只把熟人当人,一遇到陌生人,就不把对方当人看了;如果在上公交车时遇到一位熟人,彼此也会照例谦让半天。

      由于只把熟人当人,所以到任何地方去办事,不去问规定如何,先要打听里面有没有熟人——没有熟人,规定冰冷,办事屡遭白眼,对你的询问总是缺乏耐心,回答起来有气无力;如果有熟人,就大为改观,马上白眼变青眼,笑逐颜开,主动提示你通融过关的方法,热络到可以把规定放在脑后。所以任你有精深的学识、缜密的头脑,未必管用。至今中国社会中最吃香的人还是“人头熟”,人头熟就办法多,人头熟就吃得开,人头一熟,吃亏的概率就大大减少。

      但想一想,熟人毕竟有限,众多的陌生人都是我们的同胞或同类,把陌生人不当人,爱心就太狭隘了。然而中国人对陌生人总是存有戒心,对人才的识拔,也往往限于熟人,圈子永远是那么小。曾经有一位大学的系主任对我说:“我用错一个人,就是我终生的罪过,所以我聘用人,一定是要從小看他长大的才放心!”他的审慎令人佩服,但天下的人才,如何都能让你从小看大?这对满腹经纶的陌生人来说,十分不公平。今天许多大学多用自己人,大概正是这种审慎推理的结果吧。结果如何呢?都成了一潭潭死水。

      事实上,就人才而言,陌生人是不容忽视的。当年汉高祖在彭城吃了大败仗,一下马就问:“谁是可以与我共建大功业的人?”张良就建议必须靠黥布、彭越、韩信三人来协助,对刘邦而言,这三人中有两位是陌生人。陌生人中有选拔不完的人才,有开发不尽的力量,刘邦放开胸襟,终于奠定了大汉的基业。所谓“天下为公”,就必须先打破“陌生人不是人”的观念。当然,中国人偶尔也有把陌生人当人看的时候,那就是听到某位熟人获奖、某位熟人升官,心中委屈难过,久久激愤不平,宁可获奖升官的是陌生人,反倒觉得泰然无关,管他是什么草包、脓包。只有在那个时刻,熟人反而不是人,陌生人才算是人了!

      【选自《爱庐生活·小品》】

      本文标题:陌生人也是人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064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