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抗日神剧”主创喊冤?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3574
  • 何龙

      “手撕鬼子”、“子弹拐弯”、“手榴弹炸飞机”、“裤裆藏雷”、“包子藏雷”……这些都是“抗日神剧”的神奇之处。

      对这些饱受诟病的胡编乱造,有“抗日神剧”的主创人员对人们的批评表示不服。据报道,有编剧认为,抗战剧写得太土没人看。还有导演称,“如果从民族原则的底线上讲,那抗日剧都不雷。”

      

      把荒诞的“抗日神剧”提高到“民族原则的底线”认识,这又是一个神来之言。

      什么是“民族原则的底线”?从报道中,我们没有发现那位导演对这一说法有清晰的诠释。为“抗日神剧”贡献“包子藏雷”神招的《敌后便衣队传奇》导演郑方南说:“就要打得痛快,杀得过瘾,要大快人心。因此,运用各种手段打出各种战法,打出中国人的智慧和气概,杀出中国人的英雄豪气。”

      历史告诉我们,多年的抗日战争艰苦卓绝,国人伤亡无数。“抗日神剧”为了表现“打得痛快,杀得过瘾”,在电视剧里不顾真实、只顧“痛快”“过瘾”地把抗战娱乐化、轻松化,这是对抗战将士的极大不敬。抗日将士假如有“神剧”中的特异功能,抗日战争哪里还需要十四年?

      因此,所谓在剧中“运用各种手段打出各种战法,打出中国人的智慧和气概,杀出中国人的英雄豪气”,反映的不是真实,而是意淫。

      郑方南还谈了自己的“艺术原则”:这部电视剧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残酷的战争现实与革命乐观主义和对胜利的必胜信念相结合,是对革命战争题材的作品风格的一贯追求。

      既然是“神剧”,就很难与“现实主义”挂钩,这就像你不能把《西游记》归类为现实主义作品一样。至于“浪漫主义”,如果完全不顾创作原则的底线,那就不叫“浪漫”,而应叫“烂漫”——烂到漫无边际。

      “抗日神剧”为什么把抗日战争写成“抗日神话”,另一“抗日神剧”《抗日奇侠》的编剧束焕曾道出了真相——写得太土了没人看。

      为了“不土”,神剧的编剧就可以偷师吴承恩的写作技巧,发挥上天入地、吹毛成兵的想象了。

      问题是抗日战争是近代现实,不是远古神话。把现实当神话,那不是神奇,而是神经。

      “抗日神剧”之所以受到众多观众的批评嘲笑,是因为它们侮辱了观众的智商,同时也展示了主创者的低智商。这种低智商与动不动就说把日本“吓尿了”、把美国“惊呆了”、让印度“震撼了”之类一脉相承。

      整天秀低智商,不但不能提升“民族原则的底线”,反而暴露了颟顸自负的“低线”。

      既然“抗日神剧”受到如此之多的批评,主创人员理应有所反思,现在有人不但不反思,还要效仿窦娥喊冤。这种毫无自知之明的影视创作者,也算神上加神了!

      【原载《羊城晚报》】

      插图 / “抗日神剧”现“包子雷” / 李 嘉

      本文标题:“抗日神剧”主创喊冤?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067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