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说“忍”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2427
  • 陈鲁民

      著名學者张中行先生,曾在《婚姻》一文中说:婚姻以当事者满意的程度为标准,可分为四个等级: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

      单说这“可忍”,虽不大好听,但却是求实之言。婚姻的进程,也是夫妇相互包容的过程,有了一个“忍”字,就能求同存异,化解矛盾,把日子过下去。至于“不可忍”,即感情已彻底破裂,这日子没法过了,分道扬镳就成了最好的出路。

      似乎为了证实张中行先生的说法,著名词作家乔羽,也用了个“忍”字来诠释自己的婚姻保鲜秘诀。1994年6月19日,乔羽、佟琦这对恩爱夫妻,迎来了结婚四十周年纪念日,有许多亲朋好友前来祝贺。

      有位朋友问:“你们两个在许多方面都差异极大,怎样走过四十年呢?”

      乔羽先生回答:“如果说实话,我只有一个字:忍。”

      夫人佟琦补了一句:“我有四个字:一忍再忍。”

      佟琦解释说:“不忍能行吗?他以前脾气特别好,一般都让着我;现在老了,个性强了,一点儿小事就发脾气,常常是我倒过来哄他了。”

      一个“忍”,一个“一忍再忍”,两人一晃就大半辈子过去了。可见,“忍”是夫妻相处最好的润滑剂。时下,一些小夫妻动不动就闹离婚,起因大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因为缺乏一个“忍”字,最后,导致劳燕分飞。

      忍,不仅有益于夫妻和睦,同样也有益于大家庭里父母、子女、婆媳、翁姑之间的和谐相处。据《旧唐书》记载,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合家九百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姑婉媳听。唐麟德二年,高宗率文武大臣去泰山封禅,路过寿张,慕名过访,问张公艺何能九世同居。张公艺回答:“自幼接受家训,慈爱宽仁,无殊能,仅诚意待人,一‘忍字而已。”遂请纸笔,书百余“忍”字以进。高宗连连称善,并赠绢百匹,以彰其事。

      这位张公艺,可谓世上最能忍的人,所以,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兴旺发达。如今,能三代人和睦生活在一起的也不多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彼此之间不能忍。不同的习惯、嗜好、秉性以及代沟,都会使亲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忍无可忍”。

      能忍,不光对我们的生活和美有所裨益,而且,对人们的事业成功也帮助不小。但凡有作为的人,都深谙“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不论是忍辱负重,还是忍气吞声,其所以隐忍不发,都是在争取时间,积蓄力量,耐心等待,寻求最佳时机。

      忍,还是一种斗争策略。昔日,周文王忍得丧子之痛,孙膑忍得膑脚之羞,勾践忍得尝粪之耻,韩信忍得胯下之辱,血滴在心里,牙咬碎咽下。后来,这些善于隐忍的当事人都成就了大事业。

      国人历来讲究能屈能伸,屈就是忍。“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忍,并非无原则、无限度、无目的的忍,到了实在忍无可忍时,就无须再忍,“该出手时就出手”。所以,为忍而忍,一味忍让,也未必是好事,那可能就真正变成了“软蛋”或者“怂人”,最终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

      【原载《河北日报》】

      本文标题:说“忍”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186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