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人生,不外乎得失二字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239
  • 薛峰

      《吕氏春秋》里记载着一则楚王失弓的故事,讲的是楚王去云梦泽打猎,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弓丢了。

      侍从们要循原路寻找,楚王说,算了吧,不必去找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到不了别处的。侍从们都很佩服楚王的豁达与胸怀。

      孔子听闻此事后说,这句话如果去掉“楚”字就好了,不妨说:“人失之,人得之。”

      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再去掉“人”字会更好。那样就是“失之,得之”,这样才符合天道。

      楚王、孔子和老子,他们对同一件事,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自然也不同。一个人的眼光、胸怀决定看问题的高度与境界。

      从楚王的角度看,他没有因丢失了心爱的弓而沮丧,“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保持了一个君王应有的洒脱和风度。据此可以得出得失之间,调整心态,彰显修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豁达潇洒。

      从孔子的角度看,作为一个思想家,“人失之,人得之”,就显得胸怀更大,可以看出人要有兼怀天下的理想。

      在老子看来,失就是得,得就是失,所以,无所谓得失,这就是天道,这是得与失的辩证关系。

      我们每一个人,也能从故事中得到不同的启发。

      当今社会,许多人都生活在焦虑之中,有的人为得而欣喜,有的人为失而苦恼。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无数次重复着失与得,人生不外乎在得与失中起起伏伏。

      细细想来,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趟不过的河,需要一种淡然平和的心态。曾经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失去的,留作回忆。该得则得,当舍则舍,才能坦然面对得与失,找到生活的意义。

      有时内心多一份坦然和从容,多一份哲思和随意,便多一份豁达,多一份心灵的自由。

      【原载《山東青年》】

      插图 / 付出与回报 / 朱慧卿

      本文标题:人生,不外乎得失二字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2437.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