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 是养出感恩的孩子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723
  • 儒风君

      

      一个孩子如果不懂得感恩,哪怕其他方面再优秀,对于家庭、对于社会也全无益处。

      《诗经》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父母的恩情比山更高,比海更深。

      子女所能回报给父母的,不过是一滴水。

      养出感恩的孩子,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

    不懂感恩,孩子再优秀也无益



      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不是养出来的孩子有出息,而是有出息的孩子懂感恩。

      大儒朱熹曾说:“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

      多少家庭,都是父母咬牙扛起生活的重担,为孩子撑起一个雨淋不透、风吹不着的温室花园。而孩子习惯了单方面接受和索取,覺得一切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因此更加不懂得珍惜。

      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那些孩子,大把花着父母的钱,只懂自己的快乐,不懂父母的辛酸,不舍得为亲情付出一分一毫,可以算是全无良知。

      林则徐曾说:“存心不好,风水无益;父母不敬,奉神无益。”

      一个孩子如果不懂得感恩,哪怕其他方面再优秀,对于家庭、对于社会也全无益处。

      养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远胜过养出千千万万个优秀的“白眼狼”。

      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不是做父母的希求孩子回报,而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正享受着别人的付出,自己的生活因为别人的付出而幸福。

      一个人如果心怀感恩,就会感觉自己被家人所需要,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

      相反,如果总是觉得别人亏欠于他,便会带着怨气生活。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教会孩子心怀感恩。就像毕淑敏说的那样:“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亲情不需要回报,但值得感恩



      亲情不是单方面的爱与呵护,更应该报以感恩的心。

      懂得感恩的孩子,总能带给父母温暖和慰藉。

      老话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

      作为钱锺书和杨绛的女儿,钱瑗从小就会照顾人。

      杨绛曾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写道:“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

      即使工作再忙,钱瑗总会赶回家,为睡眠浅的妈妈缝制睡衣,为爱吃糖的爸爸剥好糖纸。

      每逢钱锺书去外地出差,从不嘱咐杨绛照顾好女儿。

      他只嘱咐阿瑗好好照顾妈妈,而钱瑗也总是很负责地答应下来。

      每逢爸爸因病请假,钱瑗又跑去安慰爸爸:“提勒提勒耳朵,胡噜胡噜毛,我们的爸爸吓不着。”

      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钱瑗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懂得感恩。

      懂得感恩的孩子,会发自内心地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并竭尽所能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十岁时,钱瑗首次回到钱家老宅。

      彼时钱家大大小小的孩子,全都聚集在院里玩耍,唯有钱瑗静静守在祖父身旁看书。

      女孩儿靠在祖父床尾,一会儿为他掖掖被子,一会儿又去翻翻书页。

      1997年岁暮,钱瑗写了一首打油诗,给妈妈拜年:

      牛儿不吃草,想把娘恩报。

      愿采忘忧花,藉此谢娘生。

      当时钱瑗重病,已经不能进食。

      这首诗写成没多久,钱瑗就去世了。

      她最后留给人世间的,依然是对父母的感恩。

      【愿载《人生与伴侣》】

      插图 / 感恩母亲 / 佚 名

      本文标题: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 是养出感恩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303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