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天津大学“论文级”举报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052
  • 杨三喜

      近日,一份长达一百二十三页的举报材料在网络热传,作者自称“原天津大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吕翔”,实名举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张某某学术造假”。举报材料分为七大章节,除了简介和结论,还分述张裕卿及其女儿论文造假的种种做法,堪称“论文级”举报。

      对于举报,天津大学迅速成立了专门调查组展开调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称,“张裕卿教授承认其本人有学术不端行为,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目前,天津大学已解除与张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关问题正在进一步调查。”

      初步调查的结论已足以说明这些举报材料内容并非捕风捉影,张裕卿学术不端也是板上钉钉之事。

      一所知名高校的教授,不僅自己学术造假,还诱导、胁迫自己的研究生造假,为女儿窃取研究生的学术成果,不愿配合造假的学生不得不主动退学……种种系统性的学术不端行为,不仅是天津大学的一大丑闻,也是整个学术界的一大丑闻,不仅是对学术尊严的践踏,更是对师道尊严的莫大伤害。

      天津大学的初步处理及时且给力,但却还不能解答公众的诸多疑问。

      公众期待的是,以举报信为线索,调查清楚张裕卿存在哪些学术不端行为,并且桩桩件件都要向全社会公开,而不是止于校内的低调处理。

      今年早些时候,中科院上海神经所杨辉研究员被指控学术剽窃,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争议。中科院上海神经所也启动了相关调查。当时颜宁就在微博上发言,“对学术不端事件处理得越公开、越清晰,人们去触犯这些道德标准的可能性就越小。”

      之所以强调公开处理,不仅是为了给公众一个明明白白的答案,更为通过公开处理,拉起一条学术不端的高压线,从而形成有力的震慑。

      过去一些高校出于面子等原因,总是习惯性选择内部不公开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宁人。这样一来,相关惩处情况不仅不为公众所了解,甚至连学术界内部都不知道。那些有学术污点的学者,换个地方又可以从头再来。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天津大学更应该以此为契机,全面、公开调查处理这一学术不端行为,举一反三,夯实学风建设,为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做个公开处理的表率。

      【原载《法治周末》】

      本文标题:天津大学“论文级”举报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3425.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