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英雄与偶像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860
  • 陈赛

      “英雄”这个词来自古希腊。对古希腊人来说,英雄是凡人,却创下远超凡人经验的成就,以至他死后在人间留下不朽的传说,得到神一样的崇高地位。

      英雄和榜样也不一样。榜样是属于日常生活的,但英雄是点燃你生命热情的人,他们让你的视野从一时一地转移到更宽阔辽远的地方。

      我们人类似乎天然有一种本能,想要仰望一些人,将他们作为自己人生的指引——行为的标准、处世的准则、人生的模型。

      从中西文化渊薮的角度看来,首先当然是神,神可以指引凡人,却不可被模仿,英雄则不同。你在心中引为英雄的人,往往以一种非凡的方式践行了你所珍视的价值——这才是他们区别于芸芸众生的根本。你也许无法取得英雄的非凡成就,但他们所代表的价值是可以学习的。

      动物世界弱肉强食,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永远是最孔武有力、威风凛凛的那一个。但在人类社会里,我们将“伟大”赋予不同的方面,知识、才华、技能、勇气、忠诚……人类学家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学习的心理适应策略之一。我们的祖先由此可以识别和奖励那些有着超级技能、知识、品格的个体,并向他们学习,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我们之所以迷恋英雄,除了他们作为保护者的身份,还因为无论我们活得如何碌碌无为,内心深处始终相信,自己有一些潜力是未被发掘的,而英雄象征了一切我们想要拥有的品质和我们想要实现的野心。所以,我们在英雄的人生中寻找,寻找自己灵魂中沉睡的那部分。

      那么,当我们谈偶像的时候,我们又在谈什么呢?

      “偶像”的原意,是神的造像。它更多的关乎形象,而非实质。偶像与英雄,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英雄是自我成就的,而偶像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现代偶像大多是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造物。无论是为了满足个体欲望,还是集体幻想,总之我们可以购买、消费,甚至占有偶像,哪怕仅仅是占有极微小的荣光。

      莎士比亚说,有些人天生伟大,有些人成就伟大,而有些人的伟大是被强加的。偶像的“伟大”就属于第三种。

      如果说英雄呈现了人性的可能性,那么偶像凸显的则是大众媒体、社交媒体的可能性。英雄活在经典文本里,偶像多活在媒体八卦里。英雄吸引的是追随者,偶像吸引的是粉丝。

      粉丝追逐、崇拜偶像,前提是,偶像必须完美。所以,面对偶像,粉丝很容易陷入两种极端:一是对偶像多有无限的包容力,偶像的一切都是好的;二是对偶像的零容忍度,一旦有一丝裂痕,就足以让偶像的形象崩塌。

      相比之下,英雄的人生也不乏失败、痛苦与挣扎。事实上,他们之所以是英雄,恰恰在于其面对挫败时的坚定信念,不问得失,不计成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

      英雄也从来不是完美的。但正因为他们有弱点、有缺陷,会犹疑、会犯错,我们才知道,他们终究是跟我们一样的凡人。

      【選自微信公众号“橡果成长纪”,本刊有删改】

      插图 / 追星族的痴狂 / 佚 名

      本文标题:英雄与偶像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393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