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古瓶与碑帖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474
  • 蹇庐氏

      

      相传,北宋武术大师周侗是岳飞的恩师,这位驰骋疆场的大将,解甲归田后,突现儒雅本色,迷上了收藏古董,并嗜之如命。某日,一群友人前来欣赏藏品。就在他介绍最心爱的一只古瓶时,一不小心,古瓶从手中滑落,他赶紧弯腰抱住,古瓶幸而没有落地,但他吓得面如土色、虚汗直冒。

      这件事让周侗很是迷惑,自己戎马倥偬,经历了无数的刀光剑影和腥风血雨,何以一只古瓶竟把自己吓成这样?他还时常做噩梦,或梦见古瓶掉落地上,或梦见古瓶被梁上君子盗去,甚至梦到房子倒塌砸碎了古瓶……

      这只古瓶让周侗神情恍惚,夫人见此,无意中说道:“那古瓶还不如摔碎,碎了,说不定你也就不会这样焦虑了。”周侗恍然大悟。

      清朝道光年间的刑部大臣冯志圻也是个收藏迷,一生酷爱碑帖书画,收藏无数,但对人极少吐露,外出更是三缄其口。某次,下属献给他一帧宋代碑帖,照说是喜不自禁,他却“触目自警”,原封不动退回。有人劝他打开看看,欣赏一下无伤大雅。冯志圻神情严肃地说:“封其心眼,断其诱惑,其奈我何?”

      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的周侗恍然大悟什么?他可能悟到,过于迷恋,才患得患失,进而使自己难以解脱,日夜焦虑。于是,他咬咬牙将那只古瓶摔了,当天晚上果然睡得很香。冯志圻说他不“暴露”嗜好,也是防止阿谀奉承之徒投其所好、施其所求。

      周侗算是被动“恍然大悟”,冯志圻则属主动“封其心眼”。难能可贵的是,两人都未被物役、不为物累,守住了内心的一泓清泉。

      庄子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纵使有“良田万顷”“广厦千间”,也不过“日食三升”“夜眠八尺”;精神需求,也不过“一枝”和“满腹”,赏一枝春色,享满腹诗书。

      然而,溯古察今,能够像周侗那样“恍然大悟”、冯志圻那样“断其誘惑”的人,还真不多。许多人往往为“古瓶”所累,经不住“一帧宋代碑帖”的诱惑,有些人更是物欲膨胀,沉迷钱财,钞票铺床砌墙者有之,名酒满屋成窖者有之,书画古董堆垒如山者有之,也有为情妇鞍前马后的,为子孙做牛做马的……像守财奴那样“孤‘人自赏”,甘心困于物欲之城、沉于钱财之渊。然而,他们仍然焦虑于钱财“不够”,焦虑于东窗事发,焦虑于“自作孽,不可活”,做的噩梦比周侗的更甚,惶惶不可终日,甚而至于抑郁了。到头来,“费尽心机得到想要的,回头却发现最珍贵的已然失去”。

      这就是为物所累、为欲所伤。

      古人说“外累由心起,心宁累自息”,周侗和冯志圻确是深谙收藏的本质——是对美的欣赏,而非对物的掳掠。推而广之,人对“身外之物”,也应该遵循庄子所说的,要超越于“物役”“物累”。确实,周侗主动将古瓶摔碎,心无挂碍了,反而一身轻松;冯志圻自觉将碑帖原封不动退回,也是“眼不见,心不烦”,不受诱惑,也就不生烦恼,心灵获得了宁静,品行获得了尊重。

      心灵安然,品行获誉,实在是比收藏了一只古瓶、拥有了一帧宋代碑帖更宝贵,更不要说什么孔方之兄,以及所谓的玉液琼浆了。

      【原载《联谊报》】

      插图 / 雅贿 / 佚 名

      本文标题:古瓶与碑帖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4591.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