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自我包装的学问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885
  • 闫晗

      赵丽蓉和巩汉林的经典小品《如此包装》,把老艺术家包装成潮人明星,唱歌要曲风劲爆,打招呼要矫揉造作学港台腔,所谓明星范儿,取洋气的外国味儿艺名“麻辣鸡丝”,将“包装”这件事说得透彻。

      现在注意力最稀缺,无论在网上做营销还是在公司做总结,都离不开包装自己。

      有一种包装是,设置壁垒,让一般人听不懂才显得高级——比如张口闭口专业术语,KOL(关键意见领袖)、头部、赋能,互联网黑话层出不穷。

      另一种包装则恰恰相反,讲简单的故事,让所有人都能听懂,争取最大公約数。比如克林顿竞选美国总统时,要讲一个穷孩子通过奋斗当上总统的故事,奥巴马也是类似的故事,底层群众的选票很重要。

      选择让多少人听懂,就看你想达成怎样的效果。

      如果有一些事件可以给自己贴上正面的或有趣的标签,再好不过。比如杨超越的“锦鲤”、萧敬腾的“雨神”,人畜无害,还带点喜感。

      没有什么重大事迹值得传播,就得想方设法给自己贴上标签。《水浒传》中宋江包装自己的方式值得玩味。一是四处撒钱,做“及时雨”,靠一次次的施恩惠,慢慢打响了名头,让江湖好汉一听说“山东宋江”就纳头便拜。

      他似乎还雇人散播民谣:“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为自己坐稳梁山的头把交椅提供合法性。

      武松的格局有点小,他靠打死一只网红老虎成名,自我介绍时始终放不下自己在体制中的工作,被发配的路上,也要声明自己是打虎的武都头。到最后被张都监暗算,上门报复,墙上留下的署名就只剩下“打虎武松”。他大概想明白了,工作只是平台,离开了再提,“前都头”这个名号不响亮也没有意义,只有证明能力的事件才会永远伴随。

      林冲一直自称“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包装很有技巧,没了“八十万”这个数字就逊色很多。其实禁军的各种教头有很多,不止他一个。杀猪的郑屠,起了个八面威风的绰号“镇关西”,倒成全了打他的鲁达,若说“鲁提辖拳打郑屠户”,听着就没什么气势,“拳打镇关西”,听起来就觉得很厉害。

      要说起用名号来包装自己,《西游记》孙悟空的几个标签特别好,具有互联网思维:“美猴王”是花果山草创时期,以颜值高取胜,直击用户痛点;“齐天大圣”胜在气势,通过玉皇大帝认证,说明地位尊贵;“斗战胜佛”是如来亲封,字字珠玑,斗、战、胜是勇气、意志、能力,佛是强大的精神和心态。

      这些称号,个个精挑细选,简洁响亮,简直是“人设天花板”,无论年终总结还是路演宣讲都非常亮眼。

      做宣传时都是往脸上贴金,跟大人物扯上关系,谁会提做弼马温时把天马养得膘肥体壮的事情呢!西行的路上,黑熊精叫猴哥一声“弼马温”,他都觉得羞耻,想要打熊。

      等到成了斗战胜佛之后,回忆当初做弼马温的日子,孙悟空或许有不同的感慨。弼马温怎么了?爱岗敬业,工作靠谱,比别人干得都好,基层员工也有自己的荣耀。

      【原载《时代邮刊》,本刊有删改】

      插图 / 自我炒作 / 李池兴

      本文标题:自我包装的学问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4677.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