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钓不在鱼

  • 作者: 杂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411
  • 鲍海英

      这位老者,一年四季,除了水塘结冰外,每次我逛公园,似乎总能看到他提着渔具,静静地钓鱼。或许他每一次垂钓,收获不少。否则,风吹日晒下,他怎能有如此的恒心和毅力?

      我轻轻走过去,把目光投向他的鱼桶,鱼桶里只有两尾活蹦乱跳的小鱼。我忍不住问:“大爷,我看您长年在这里钓鱼,每次也只能钓几尾小鱼,为何还要受这个罪呢?”

      大爷把目光从水面收回,对我笑着说:“你以为我只是为了鱼呀?要是那样的话,还不如直接到市场去买。两年前我退休了,在家无事干,就迷上了在这里钓鱼。你看,这公园里,花红草绿,水清天蓝,提着渔具,静静地立在河堤,呼吸着清新洁净的空气,五脏六腑都觉得舒坦!”

      看过一篇文章,说钓鱼者有三重境界。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看别人钓鱼,真想自己也提上渔具去钓鱼。此为一重。“静夜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歸。”钓到深夜,即便空手而归,第二天还会收拾行囊奔赴钓点。此为二重。 “钓尽天下鱼,笑看鱼飞来。”意思是,不在乎收获多少,只为河边一坐,享受怡然自得。此为三重。

      第一、第二重境界,很多人都能够体会。第三重境界,我觉得和垂钓于渭水之上的姜太公倒有几分相似。

      人在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养家糊口的重担,让我很难想象“钓不在鱼”的意义。因为做任何事情,我不会不问收获和结果。

      少年时,寒窗苦读,为的是金榜题名。工作时,勤恳努力,为的是养家糊口。人生只有到了晚年,或退休时,作为一个垂钓者,我们才能体会到第三重境界的风轻云淡。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生活的“垂钓者”。只有经历了少年、青年、中年,到了老年放下欲望和功利时,我们才能理解“钓不在鱼”的超脱境界。

      【原载《文摘报》】

      插图 / 提前安排 / 顾培利

      本文标题:钓不在鱼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594705.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