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编后记

  • 作者: 读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778
  • 《读书》杂志创刊至今,得到了无数作者和读者的热情帮助,也凝聚了几代编辑工作者的心血。从本期起,长期主持《读书》杂志编辑工作的沈昌文先生退休了。编辑部同人对沈先生多年来的苦心经营表示钦佩和感谢。《读书》是大家的《读书》,编辑部同人将认真地听取各方读者和作者的建议和意见,也衷心希望广大的读者和作者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读书》。

      从创刊开始,《读书》就是一份以“书”为中心的思想评论刊物。书人书事,书里书外,大书小书,旧书新书,古书洋书,都是《读书》评说的对象。“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只是象牙塔里的事情。正因为如此,《读书》谈的是书,但也关切通过“书”而体现出来的人类生活,通过“读”而呈现给读者的社会思想。

      《读书》自创刊起就是一个公共论坛,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读书》都乐于发表。当此社会转型、“热点”迭出之际,《读书》更欢迎那些慎思明辨的文字。鲁迅先生曾经慨叹说:“新潮之进中国,往往只有几个名词,主张者以为可以咒死敌人,敌对者也以为将被咒死,喧嚷一年半载,终于火灭烟消。如什么罗曼主义,自然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仿佛都过去了,其实又何尝出现。”新潮如此,旧潮又何尝不是这样。声音的大小或新鲜的名目并不等于真正的思想,因为思想永远存在于对具体问题的深入的探讨之中,也体现在敢于和乐于面对不同意见的胸怀和自信。正如梁治平先生在文中谈到的,没有一种现成的理论能够完满地解释我们面对的复杂现实,但这些理论也可能从一个方面提供理解现实的途径。不盲从,不自欺,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各种言说,或者是读书人健康的态度。

      《读书》编辑部将一如既往地为作者和读者服务,为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一尽绵薄。

      本文标题:编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0946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