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民谣的误读

  • 作者: 读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8583
  • 路 家

      我在读《民谣三题》(《读书》一九九五年第四期)时,看到李皖竟把“校园民谣”列为中国当代民谣的主脉,颇有些不同看法。

      “校园民谣”只是我们的音乐制作人借以区别台湾七十年代盛行的“校园歌曲”的一种商业包装诡计,象牙塔产生的那些表露莘莘学子青春情怀的或喜或忧的作品,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实质上只是一种原创的质朴和真诚的流行歌曲而已。我不认为校园能产生真正深刻的“民谣”,因为你不能强求尚未接受商业社会严酷挑战的学子们拿出一批揭露与批判什么社会问题的力作来——至少我在那些上市的所谓“校园民谣”作品中听不出。目前校园歌曲中的真诚与纯情在很大程度上已被此类单调复制的盒带给玷污了,由此我联想到《北京青年报》上载过的一篇有趣的文章:《向校园民谣致哀》。

      李皖应该在《民谣三题》中写下这样的名字——张楚、黄金钢、张广天,他们才有中国当代激动人心的城市民谣精品。在《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蚂蚁蚂蚁》(张楚),《没有人的地方》、《底层》(黄金钢),《人民万岁》、《口号》(张广天)中,才能听到与时下俊男靓女们玩的截然不同的另类音乐,那里面传达的是一种基于深刻文化反思的具有岩石般质感与赤裸般真实的感觉,那里才有真正的民谣精神。

      本文标题:民谣的误读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0965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