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雾凇》教学设计

  • 作者: 小品文选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163
  • 隗晓玉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92)

      ?

      《雾凇》教学设计

      隗晓玉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92)

    1 教材分析

    《雾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第二篇课文,本组主要是写景文章,有《雾凇》、《春联》、《古诗两首》三篇文章。作者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2 教学目标

    (1)学会雾、堤、俗、凝、摄、氏、暮、零、淹、模八个生字以及组成的词语,会认镀、畔、缀、缭、琼五个生字;能够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其中一个造句。

      (2)理清课文的层次,感受吉林雾凇的奇特壮美,体会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3)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 教学重难点

    了解吉林雾凇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4 课时安排:2课时

    5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6 教学过程(第2课时)

    6.1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生字词语以及对课文的脉络进行了梳理,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基本思路。那么看着课文题目《雾凇》同学们想必同学们很想看到课文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6.2 品读课文,了解欣赏

      6.2.1 欣赏雾凇(学习第一段)

      (1)色泽美

      ①齐读第一自然段,看看雾凇有何特点,并找出能体现雾凇特点的词语。

      ②体会:洁白晶莹,荧光闪烁,美丽动人。

      (2)姿态美

      除了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之外,课文中还用了一个词语形容他的姿态!同学们默读课文仔细的找一找。

      出示课件: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的感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同学齐读句子,体会“千姿百态”的意思。

      学生练习说话,照着课文试着用“千姿百态”说一句话。

      6.2.2 了解雾凇

      这么美的雾凇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课文中那句话描写雾凇的形成?请同学们找出来。

      ①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预冷凝结而成。

      ②引导质疑:水气从何而来?

      水汽预冷怎样形成雾凇?

      ③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小组讨论。

      ④全班交流思考。

      6.2.3 赞美雾凇

      (1)出示雾凇不同的图片,并配乐欣赏。

      同学们,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观看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有何感想?

      出示ppt: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6.2.4 配以音乐和武松的图片再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背一背。

      6.3 布置作业

      6.3.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你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课文。

    7 板书设计

    隗晓玉(1991-),女,汉,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G623.2

      A

      1672-5832(2015)12-0141-01

      本文标题:《雾凇》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27680.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