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青海“花儿”方言词的辨析

  • 作者: 群文天地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777
  • 滕晓天

      重视和正确运用“花儿”方言词,这是当下做好保护与传承的内容之一。在青海“花儿”歌词中适当地运用方言,有助于青海“花儿”歌词意义的表述和情感的表达,也能突出其山野味和乡土味,是一举几得的绝妙手法。但在文化交流、保护与传承力度加大的今天,须注意两点,不可过多地使用方言,尤其忌讳堆砌生僻的方言;方言使用必须趋于规范化,更不可随意或生造。

      “啊么”与“阿哥”。

      ①现代汉语中,表示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时,必须使用“啊、呢、吧、呀”等语气词,其上加了口字旁,“啊么”不能用作“阿么”或“阿门”。“花儿”:

      沙燕儿盘窝着磊下了,

      草窝里卧着的兔儿;

      尕妹哈啊么价惹下了,

      眼角儿瞅下的厉害。

      ②用于人物称谓的,如“阿大”“阿吾”等“阿”字则不加口字旁。“花儿”:

      三月的春光把人留,

      一个人坐下時闷着;

      阿吾是我的心头肉,

      不见时尕心里空着。

      “傍傍”与“諘諘”。

      ①“傍傍”,青海方言中,称男女傍在一起接吻,傍字取互相接近、依偎之意。“花儿”:

      大房上雕下的猫儿头,

      鸽娃儿,孵蛋着卧了个筐筐;

      把尕妹堵在个门背后,

      我俩儿,香香儿吃了个傍傍。

      ②諘諘 俗称,音biāngbiáng。

      A、旧时青海民间举行的敬神会、庙会、青苗会,因化妆后的法师在会上边跳边敲羊皮鼓边随意说讲而得名,多在农历二月至四月间在山上的土祭坛“毛吉”下举行,祈求风调雨顺。活动结束后,按村落携酒食宰活羊“打平伙”,酒后载歌载舞,老人们走后,年轻人三五成群唱“花儿”。“花儿”:

      諘諘会法师们说得好,

      风调嘛雨顺地盼望;

      我把尕妹子看下得早,

      好花儿端给你送上。

      B、引申为年轻人胡言乱语,废话连篇。“花儿”:

      牛蹄的窝窝里盖楼房,

      竹编的拉拉俩打水;

      諘諘们我跟前少诳讲,

      我不听囋嘴的涎水。

      C、旧时借指妇女不守规矩,到处乱跑。“花儿”:

      金窝儿嘛就银窝儿,

      它不如个家的草窝;

      东家进西家里可出来,

      諘諘们诳上点水喝。

      D、民间对能说会道人的贬称。“花儿”:

      花狸猫上炕着念经哩,

      尕屁儿要吹个灯哩;

      諘諘的谩散就放空哩,

      大话嘛砸下个坑哩。

      諘諘,显然是取其言语多之意,而非偏重于敲击声,如以“邦”字加口旁的生造字表述上面的多层意思,显然词不达意。

      “傍肩”与“棒尖”。

      ①傍肩 方言,土语借词,差不多,还好,合适。“花儿”:

      掉队的大雁它没对对,

      悲不过,孤零零一个儿挂单;

      我俩是沙燕儿上下飞,

      阳世上,当一回连手时傍肩。

      ②棒尖 方言,很好,拔尖儿,出众。“花儿”:

      石崖上跳跃的山丹丹,

      笑脸儿,春风里开了个火红;

      我维的阿哥就最棒尖,

      人品好,汉子们伙里的武松。

      显然,两个方言词,读音基本一致,但细扣含义,存在差异。

      “蹩绽”与“憋死了”。

      ①蹩绽 方言,音bī zān,饱满地绽开了。“蹩”,多用于事物,多指外在形态,如“蹩死活噎”。“花儿”:

      上山的燕麦们黄下了,

      下山的豆角儿蹩绽;

      收黄田把人哈忙下了,

      没见个连手着颇烦。

      ②憋死了 方言,十分憋屈,委屈,多用于情感,指内在的感受和心中的不满,如“心里憋得很”。“花儿”:

      杀人的钢刀是旧礼教,

      它就是烧红的铁勺;

      冤死了阿哥憋死了我,

      阳世上没有人知道。

      “褚褚”与“绌绌”。

      ①褚褚 俗称,即缝在衣服上的口袋。方言中又引申为后缩。

      A、指行为不大方,缩头缩脑;怕负责任,畏缩不前。“花儿”:

      山沟里的荒水是轱辘儿,

      把庄稼压成了毡毡;

      缩头嘛缩脑的褚褚儿,

      小气着没有个边边。

      B、指没有声响的气流,如~屁。“花儿”:

      吧啦啦尕屁儿响声大,

      褚溜溜臭着就剜哩;

      直性子阿哥们喊头大,

      装懵儿他装个憨哩。

      C、收缩、下滑的肩,如~。“花儿”:

      榆木的疙瘩它不朽,

      驮磨扇转在个磨口;

      褚肩的男人我不瞅,

      尕妹们没有个靠头。

      ②绌绌,不够要求,如不够尺码、不够长短等,引申为小气。“花儿”:

      绽开的萝卜好空心,

      南瓜上长着的箍箍;

      三升的皮袋将三升,

      人前头就是个绌绌。

      “跌绊”与“跌办”。

      ①跌绊 方言,对某件事煞费苦心,劳心费力,暗指跌跌绊绊,多指干不成事。如“再嫑跌绊了,干淡哪!”“花儿”:

      木橛子石头上你少钉,

      跌绊了不成的事情;

      我俩儿没缘着你少恨,

      大白天做着的睡梦。

      ②跌办 方言,泛指费心办事,多指能干成事。如“今年挣点钱,给尕宝子跌办媳妇俩。”类似方言,还有跌跛、跌拉等,都从跌字引发,形象生动。“花儿”:

      大山的根儿里淌清泉,

      泉水儿浇了个松盘;

      只要是我俩儿苦跌办,

      尕妹哈端给个金碗。

      “扛骚”与“扛骚车”。

      ①扛骚 方言,给人摊错以解脱自己,类似耍赖。如,刘尕保盖柳木房明明是个家的主意,现在看着不好了,给媳妇扛开骚了。“花儿”:

      石崖缝淌着的滴流水,

      松柏的根根里渗给;

      好人们嫑当个扛骚客,

      一辈子没有个是非。

      ②扛骚车 俗称,特指过去在大车轮子的着地外缘钉包一层厚胶皮的马车,结实耐磨,保护兼防滑。“花儿”:

      北川里下来的扛骚车,

      车厢里装的是大煤;

      花儿会阿哥瞅下的你,

      人伙里尕妹们最美。

      “逛鬼”与“逛嘴”。

      ①逛鬼 方言,指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人。逛(鬼),音guang。“花儿”:

      织锦缎花样儿织下的巧,

      花骨髑缎子里渗给;

      踏实的阿哥是人间的宝,

      我不瞅你般的逛鬼。

      ②逛嘴 方言,吃白食,混饭吃,也称逛来了。逛(嘴),音kuáng。“花儿”:

      铁树的花朵儿它不开,

      开下时色气儿最美;

      个家的锅底儿要焐热,

      少串门嫑当个逛嘴。

      “憨肉肉”与“憨敦敦”。

      ①憨肉肉 俗称,对恋人或小孩子的昵称,犹如自己的身上肉,表达了对恋人或孩子的深爱。“花儿”:

      弯弯的山路是窄溜溜,

      嫑悬心,尕黄羊一趟子过了;

      想起了阿哥的憨肉肉,

      没你时,心摆着走不动路了。

      ②憨敦敦 方言,“花儿”中特指恋人,憨态可掬;敦敦,憨厚可爱状。“花儿”:

      连阴雨下着就草房漏,

      冷风儿挤进个门里;

      憨敦敦尕妹是连心肉,

      指甲儿连肉地疼哩。

      “欢”与“欢旦”。

      ①欢 方言。A、指女性漂亮、丰满、性感;B、性格开朗、活泼。“花儿”:

      九曲的黄河嘛湾套湾,

      湾湾里停的是扯船;

      这一个尕妹子世着欢,

      她成了阿哥的扯牵。

      ②欢旦 俗称,非常漂亮、性感的女性。本指戏剧中的旦角,“嬛旦”;民间引申为性感且漂亮的女子。“花儿”:

      三个石顶的是煮肉的锅,

      羊肋巴香香地煮下;

      欢旦的尕妹是治病的药,

      阿哥们见她着好下。

      “裌袄”与“夹脑”。

      ①裌袄 俗称,音jiā náo,指穿在里面的夹衣或薄棉袄。“花儿”:

      山垴里飞着的尕麻鹩,

      半天里喊了个宽敞;

      尕妹是阿哥的尕裌袄,

      罕稀着挨肉儿穿上。

      ②夾脑 俗称,一种捕猎工具,用两段铁片折成弧形,再佐以弹力装置而成,猎物觅食时触动弹力装置而被夹住脑袋,因保护野生动物,现在禁用。“花儿”:

      打狼着下给的大夹脑,

      夹脑嘛打狼腿哩;

      我俩儿好比是摘花椒,

      花椒嘛单麻嘴哩。

      “解板”与“解手”。

      ①解板 解,音ɡái,下同,学者认为这一发音是吴语文化的遗留。“花儿”:

      放倒个大树时解板哩,

      放倒个尕树儿咋哩?

      领上个阿哥时喧板哩,

      领上个尕仔儿咋哩?

      ②解手 方言,即上厕所。“花儿”:

      阿哥们说的是买酒来,

      酒坊的背后嘛等了;

      妹妹们装下的解手来,

      抱住着满脸脑啃了。

      “你把你”、“你我哈”与“你我俩”。

      ①你把你 方言,你将你自己或你把你自己的意思。“花儿”:

      七寸的碟子里拾馍馍,

      菊花碗里的茶喝;

      手拉手儿地叫哥哥,

      你把你心里的话说。

      ②你我哈 方言,你把我。闪下,欺骗;哄骗。我你哈,我把你。“花儿”:

      烂木头搭下的闪闪桥,

      我过时牢,你过时牢哩嘛不牢?

      你我哈闪下的这一遭,

      我你哈饶,老天爷饶哩嘛不饶?

      ③你我俩 方言,你跟我,你和我。心上来,心里愿意,满意。“花儿”:

      花喜鹊抬草着盘窝哩,

      盘窝是要孵个蛋哩;

      你心上来时就我来哩,

      你我俩心尖上转哩。

      “怨怅”与“愁肠”。

      ①怨怅 方言,抱怨、发泄心里的烦恼和惆怅。“花儿”:

      上山着遇了个老半茬,

      肚子饿,豆面俩馓了点拌汤;

      命苦着没遇个好对家,

      没人了,少年俩诉一回怨怅。

      ②愁肠 方言,愁绪,惆怅。“花儿”:

      五龙山的核桃拿锤敲,

      胖胖的仁仁儿吃上;

      心里的愁肠没人哈说,

      花儿是治病的药方。

      “牵扯”与“牵连”。

      ①牵扯 方言,心中牵连,牵挂,多指心绪。“花儿”:

      尕驴骡拉车时一根筋,

      上山嘛下洼地跑攒;

      你是肝花着我是心,

      白天嘛晚夕地牵扯。

      ②牵连 方言,也叫或牵连、牵扯、牵心,多指心上人,情人。“花儿”:

      尕马上挂的是叉叉枪,

      不瞄个獾猪着咋哩;

      心里的牵连哈心里藏,

      外旁人知道个啥哩?

      “揪燕麦”与“收燕麦”。

      ①揪燕麦 燕麦,俗称,又名雀麦、野麦,分两种。一种是黑燕麦,外形酷似黄燕麦,属于高原杂草,繁殖力强,危害小麦、青稞,除了幼小时铲除外,还在抽穗前后将它连根揪出,让庄稼好好生长。“花儿”:

      老天爷下了下去给,

      揪燕麦出去的要哩;

      家里人骂了骂去给,

      花儿会听去的要哩。

      ②收燕麦 另一种是黄燕麦,也叫燕麦,是高原杂粮,多种植在山区。

      A、春播而秋后成熟收割的叫黄燕麦,旧时拣净煮熟再晒干后多用来磨炒面,是庄稼人过去的一种主粮,后来多用于熬酒的一种原料或大牲口的饲料,现在又用于营养保健品。

      B、夏秋之际播种而秋后还不成熟,枝叶和穗头皆绿,营养丰富,收割后风干,用作喂牲口的一种精饲料,叫青燕麦。“花儿”:

      青燕麦出穗着吊索索,

      上地里种胡麻哩;

      一对儿大眼睛笑呵呵,

      心疼着再说啥哩。

      C、玉麦,俗称,也叫莜麦,高原燕麦的一种,区别是没有外壳硬皮,味微甜,以其做的炒面清香可口,现压扁碾烂后用开水冲服,为保健上品。“花儿”:

      麦子开花者豆开花,

      玉麦的穗穗儿吊下;

      尕妹子俊成了芍药花,

      邀上个媒人了要下。

      “惹道”与“惹试”。

      ①惹道 方言,招惹,调侃。“花儿”:

      天上的云彩跑马哩,

      眼看着雨点儿下哩;

      阿哥你心里有假哩,

      惹道个姐姐者咋哩?

      ②惹试 方言,引诱、探试。“花儿”:

      叉叉枪支稳了打野鸡,

      野鸡它林棵里过哩;

      阿哥没心了嫑惹试,

      胡惹时闯下个祸哩。

      “受活”与“受瘾”。

      ①受活 方言,快活、享受。“花儿”:

      华石山松柏嘛它摞上,

      鹿羔儿树根里卧上;

      受活的尕日子我过上,

      尕妹们洋楼里坐上。

      ②“受瘾”方言,舒适,惬意。“花儿”:

      走脚了要起个鸡儿叫,

      天亮了再嫑做睡梦;

      维人了要维个心头到,

      清汤儿寡水也受瘾。

      “踢踏”与“踢腾”。

      ①踢踏 方言。A、糟蹋,破坏;B、引申为说损人的话;C、也指藏族舞蹈特有的动作。“花儿”:

      倒枝柳长下的叶叶儿尖,

      树梢上月牙儿挂哩;

      你把我踢踏着我装憨,

      惹一回瞎气着咋哩?

      ②踢腾 方言,也说起腾,不安分、不守规矩;闹是非,瞎折腾。“花儿”:

      人前头上炕里你不坐,

      人背后算下个卦哩;

      安稳的日子哈你不过,

      花心们踢腾个啥哩?

      “头等”与“头家”。

      ①头等 方言,即第一等,最好的,侧重于等次。“花儿”:

      湾湾的河儿里水声大,

      尕电站装的是梦想;

      头等的阿哥们本事大,

      山垴里飞出个凤凰。

      ②头家 方言,泛指第一名,第一,侧重于序次。“花儿”:

      没媳妇我急着拔头发,

      里出儿外攒地缭乱;

      新媳妇勤谨着数头家,

      外旁人涎水哈干咽。

      “妄辩”与“枉编”。

      ①妄辩 俗称,也叫妄编,A、原指社火里插科打诨,随口编出说辞以搞笑的角色;B、民间引申为说话随便,不务实的人。“花儿”:

      正月的场场里看社火,

      妄辩们溜瓜嘴哩;

      我俩儿天世的好对头,

      尕日子就耍美哩。

      ②枉编 方言,白费心思地瞎编。黄蛋,一种个体较大的野蜂。“花儿”:

      绽开的牡丹嘛多鲜艳,

      花儿上旋的是黄蛋;

      假话们哄颂着人左转,

      甜话儿一挂是枉编。

      “下茬”与“下巴”。

      ①下茬 方言,下音xiā,下同,加油,努力,加倍出力。方言里“下”字发音xiā的,还有天下雨、下边人(也叫下路人,过去对内地人的称呼)、下场、下海子令、下苦、下罗经、下马席、下水、下天年,等等。“花儿”:

      佛堂里拜佛着天发麻,

      添油了再拨个捻子;

      弟兄们另开了要下茬,

      经堂里再嫑混卷子。

      ②下巴 俗称,下颚。下,音há,还有下家、下脚路、下坡儿、下四川令、下手、下营、下庄,等等,但写在纸上仍然是下字,而不能写成“哈”。 “花儿”:

      狼狼见了个羊羔了,

      下巴上涎水嘛吊了;

      妄编们遇了諘諘了,

      舌头上可上了吊了。

      “盱顾”与“随顾”。

      ①盱顾 方言,注意,留心。“花儿”:

      热头儿上来着没盱顾,

      可家就半晌午过了;

      我為你走给了多少路,

      把多少好光阴误了。

      ②随顾 带过儿、顺便留意。“花儿”:

      骑上马喧板着没随顾,

      群加山垭豁里过了;

      维人了要维个人忠厚,

      发财的沓沓儿摞了。

      “喧板”与“玄话”。

      ①喧板 方言,A、对话,闲聊;B、拉家常;C、也指虚与应付。“花儿”:

      上山着割一回马板苌,

      回家了把水柴晒上;

      两口儿喧板时心舒畅,

      尕日子就这么过上。

      ②玄话 俗语,玩笑话;虚话。“花儿”:

      牛蹄的窝儿里盖楼房,

      太玄妙,这么的玄话哈嫑说;

      我早起家等到大后晌,

      你说是,为宰个鸡儿着磨刀。

      “踅把骨”与“踅干”。

      ①踅把骨 踅,方言,音xú,倔脾气;踅把骨,较劲儿不合群,坏脾气。“花儿”:

      我说个西时你偏向东,

      踅把骨实话就烦人;

      你心里绷着的一根筋,

      阳世上啊么价活人?

      ②踅干 方言,A、故意找茬;B、说话横三倒四不中听,不合群。“花儿”:

      冰滩上尕驴儿你嫑打,

      越打时越踅着卧下;

      踅干的尕娃俩你嫑耍,

      他不是维人的下家。

      “雅受”与“牙痒”。

      ①雅受 方言,舒服,惬意。“花儿”:

      大通河流过的沟叉多,

      老爷山世下的清秀;

      朝山的香客们实话多,

      少年嘛对下的雅受!

      ②牙痒 方言,也叫牙痒咕唧。A、本指牙根痒;B、引申为言行虚妄。“花儿”:

      土豪们摆搭着人牙痒,

      驴粪蛋要当个麝香;

      蛤蟆的眼镜儿阵势大,

      想挂个阿姐是妄想。

      “一挂”与“一卦”。

      ①一挂 方言,A、都,全部。“花儿”:

      大阳坡麦田嘛一溜儿,

      拔草的白凉帽干散;

      阿姐们唱着的尕肉儿,

      一挂是惹人的欢旦。

      B、有时也指一下。“花儿”:

      深山里开红的刺玫花,

      折去时把我的手扎;

      尕妹的尕手上逗一挂,

      尕嘴儿一笑着抿下。

      ②一卦 方言,A、本指问卦时摇一卦;B、引申意为一瞬间、短时间。“花儿”:

      天上的云彩嘛跑走马,

      将一卦,大雨点就泼着地下;

      说下的你要娶法吐玛,

      三两天,你就把旁人哈要下。

      “油花”与“油花花”。

      ①油花 俗称,青稞面等杂面蒸馍,实际和油没有多少关系。“花儿”:

      清茶不喝了奶茶喝,

      奶茶俩泡油花哩;

      谎话嫑说了实话说,

      把你的心留下哩。

      ②油花花 方言,A、本指水面上的油花儿;B、借指最好、最优秀的。“花儿”:

      尕刺猬身上是毛刷刷,

      狗娃子再咬个啥俩?

      尕妹是庄庄的油花花,

      赞劲着再说个啥俩?

      “叶子麻”与“叶子家”。

      ①叶子麻 方言,厉害;做事力度大。“花儿”:

      大松树结下的松塔拉,

      刺玫花开下的耀眼;

      阿哥们看我来叶子麻,

      九架山当成个塄坎!

      ②叶子家 俗称,厉害,不一般的人。“花儿”:

      满山坡油菜花一片金,

      河滩里,水晶晶开下的晶莹;

      叶子家尕妹子不变心,

      我挺硬,全不怕外旁人戳腾!

      “赞劲”与“攒劲”。

      ①赞劲 方言,赞语,形容词。A、指人精干,能干;B、指事物圆满,满意。“花儿”:

      蓝天的白云嘛格外明,

      清风儿它吹不散了;

      七彩的阿姑们太赞劲,

      眼热着涎水哈咽了。

      ②攒劲 方言,动词。A、做事卖力,很出力;B、鼓足力气。“花儿”:

      黄河的沿儿上柳叶浓,

      花雀儿树荫里叫上;

      尕妹们棒尖着我攒劲,

      幸福的大厦哈盖上。

      “赞叹”与“攒麻”。

      ①赞叹 方言,本指称赞;民间借指迷信活动中的禳解用语。“花儿”:

      法拉的赞叹是谩散话,

      云里嘛雾里地讲了;

      连手的贴心话我听下,

      冬里嘛夏里地想了。

      ②攒麻 方言,藏语借词,精明、干练、漂亮。“花儿”:

      星星们出来着嘛啦啦,

      我当成个银花儿了;

      尕妹们世下的人攒麻,

      我眼热着没法儿了。

      “抓挖”与“抓制”。

      ①抓挖 方言,也叫挖抓。A、琢磨,捉弄;B、抓住不放。“花儿”:

      进去个园子了摘香瓜,

      啊一个熟透着哩?

      你成天五荤里乱抓挖,

      啊一个雅受着哩?

      ②抓制 方言,A、捉弄,刁难;B、引申为凌辱,虐待。“花儿”:

      娘娘的庙里算了个卦,

      求天神,你看个我的活法;

      婆婆们抓制着受不下,

      老公公,成天价寻我的麻达。

      “奘指头”与“拙着”。

      ①奘指头 俗称,本指手指头粗,旧时借指没文化人,贬称。“花儿”:

      草坡上吃草的大花牛,

      牛犊儿,装懵儿树荫里卧下;

      阿哥们虽说是奘指头,

      盖大房,把钱儿能挣着摞下。

      ②拙着 方言,笨拙,音zhuái zháo。“花儿”:

      娘娘山上的雨稍儿,半天里,

      雷响着叭炸炸的;

      我拙着把你没要来,

      到如今,清眼泪唰啦啦的。

      从上数例可看出,“花儿”运用恰当的方言词,不仅是彰显青海“花儿”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手段和重要的表现方式,而且能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歌词的意思,深化诗歌的内涵。显然,方言词汇的正确运用,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甚至应该纳入非遗保护的范畴。首先,注重大众性,即不用小范围小地域内使用的方言,使所用的方言能使多数群众听得懂看得明白。讲究科学性,组词造句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才能使人加深理解,体会个中滋味。注意规范性,所用词语的汉字,应该尽量貼近该方言词的本意,尽量选用最能贴切表达词义的字,不能乱用,更不能随心所欲,所用字与方言的本意相去甚远,切忌自行造字。关注约定性,即方言词的约定俗成,向大众靠拢,已经形成传统的词汇用字,一般不宜轻易改动。现在一些地方,有些人随便用和字义无关的字,只求读音而不管词义,表述的方言,让人啼笑皆非。一些虚词,也不要随意乱用,要学习和掌握汉字的特殊用法、一字多音、古词今用等。方言的正确运用,其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能有效提高花儿的品位,而且有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应该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本文标题:青海“花儿”方言词的辨析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53312.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