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嫣茹
戏曲舞蹈和中国古典舞有必然联系性。戏曲舞蹈保留发展了很多中国古典舞中的内容,中国古典舞不仅有中国古代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的元素,在后来的发展中也融合了中国古代戏曲中的舞蹈动作和造型等,使这一艺术形式在舞台上得以更好的发挥。中国戏曲具有很多民族艺术特征,是在音乐、文学、舞蹈等艺术发展中形成的以生活动作来进行对话的戏剧表演形式,而古典舞是在融合了戏曲舞蹈元素后发展到了今天的形态。本文试从中国古典舞与戏剧舞蹈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入手,通过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特点,对古典舞和戏曲舞蹈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进而简述戏曲舞蹈在舞台上的应用实践。
一、中国传统戏曲舞蹈及中国古典舞的概述
中国舞蹈从单纯的乐舞到戏曲到舞蹈,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对如今的中国古典舞发展有深远影响。我国许多关于戏曲舞蹈与中国古典舞的研究成果表明,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戏曲舞蹈促进了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和演化,二者是互为一体、相互促进的。中国古典舞在一代又一代舞蹈工作者的创作与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典范。舞蹈是戏曲艺术中的关键元素,在戏曲中也能发现许多古典舞的特征,如戏曲作品《天女散花》等。(一)中国古典舞概念
中国古典舞是在中国产生发展起来的舞蹈类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杰出典范。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创作,演变为一种经典的舞蹈种类,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的高度凝结。它以戏曲舞蹈和武术为基本元素,借鉴吸收西方芭蕾舞,并结合了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总结而成。(二)中国戏曲舞蹈的概念
戏曲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杂技等。舞蹈和音乐是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舞蹈更是核心之重。舞蹈与戏曲,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从上场、亮相到高潮,一举一动,都展现着戏曲舞蹈的魅力。但戏曲舞蹈又不是纯粹的舞蹈,它是服务于剧情和人物关系的。二、戏曲舞蹈与中国古典舞之间的联系
(一)身段与身韵
中国戏曲中的舞蹈动作被称为身段,它在戏曲四大段中重点就表现在“做”之中,它运用表演技巧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情感与心理,在舞台上呈现出现实生活的视听感受。戏曲舞蹈表演身段中的神韵,要求在诠释剧中人物时要准确表达出人物的感情、面部的神情、内心的情感和人物的气质。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是在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寻找出美的角度,提炼出科学的训练方法和美的舞蹈动作,与戏曲的身段与气韵神情的训练方法相结合,也就是古典舞身韵中最重要的“形神劲律”。
戏曲身段和古典身韵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注重遵循人体运动过程的规范性和规律性。在古典舞作品中,动作要求非常高,如果出腿不直、胸腰不挑、跳跃不高,那就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感人的印象;而在戏曲身段中也有规律性,需要在表演过程中的每一个招数清楚、亮相造型匀称美观、动作规矩大方。同时戏曲身段与古典舞身韵都是注重神形相融合,所以说两者在风格、美观上具有统一性。戏曲身段与古典舞身韵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戏曲舞蹈在扮演人物时要像,要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决定动作的轻重缓急,并且戏曲所唱的词决定了舞蹈动作的结构;古典舞则更强调优美的舞蹈语汇,动作必须遵循平圆、立圆、八字圆的运动路线,要与点、线、静、动相融合的审美原则。
(二)技术技巧
在技术技巧中戏曲舞蹈与古典舞是基本相同的。在舞蹈作品中为了更好地表达出人物的特点,带给观众视觉效果,诠释内心情感,都会选择用技术技巧加以突出。戏曲舞蹈与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技巧的不同在于审美上的不同、动作规格要求的不同和功能使用的不同。在审美上,中国古典舞更加注重舞蹈美感,而戏曲舞蹈更加注重技巧的速度、高度。在动作规格的要求上,中国古典舞融入了西方芭蕾舞的勾、绷、直、立的元素,在表现技巧的过程中要求演员具有延展、延伸性,而戏曲舞蹈是没有的。在功能使用上,戏曲舞蹈是通过技术技巧来表现某个人物的特点、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