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式,要实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艺术设计人才的素质。本文将从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产教融合?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
当前,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也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上急需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国家也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保证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注重产教的融合,保证学生能够适应岗位需求。虽然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比较多,但是人才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的模式存在很大缺陷。
一、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存在的缺陷
(一)人才培养与艺术设计产业没有对接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与市场设计产业发展没有结合点,人才培养的模式不合理,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不能很快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而且与人才最初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出入,浪费了社会资源。学校缺乏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学生缺乏进行实际训练的环境和机会,达不到实际操作的水平。
(二)艺术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师资力量作为支撑。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对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艺术设计在设计理念方面不断进行更新,传统的课程内容逐渐过时,设计理念和方法落后,无法达到当前艺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产业是教育服务的对象,也是学校培养艺术人才的根基,为了推动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需要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要能够充分利用产业、行业等各种资源,将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二)塑造艺术设计专业的特色。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立足于当地的发展实际,结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优势、专业的设置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将理论知识、企业项目和设计要求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教学与产业的融合。例如学校可以依托当地经济产业支柱企业,建立与企业需求相符合的家具设计、产品设计和景观设计等专业,同时与地方经济产业支柱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产学研平台,培养专业的设计人才。其中家具设计专业重点是培养家具设计人才,景观设计注重的是培养花卉和园林景观设计人才,对于人才的培养也应具有专业性。
(三)注重“道技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授予学生一定的设计方法和职业技术,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的设计师,将专业实习与企业生产计划有机结合在一起,制订一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需要与企业的生产计划有机结合,要体现出区域经济特色和产业特色,将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教育教学中。例如可以参照行业设计师的标准制订相关的课程标准,开发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中。
(四)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教学资源库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十分广泛,在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要建立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其中有精品资源课程、网络课和微信公众号课程等,要鼓励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以学习为导向,将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有机结合,在线自主学习、自主交流。网络资源的建设要考虑行业的发展,注重对学生技能的提升,将数字化的网络资源平台建设成为一个开放性、智能化的学习平台。
(五)構建产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
基于产教融合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要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充分发挥学校专业人才的优势,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进行结合。例如要将真实项目的设计作为载体,注重设计服务和创新,要与地方产业有机结合,通过引进知名企业建立“大师工作室”,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促进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的持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产业升级换代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要遵循立足地方特色的原则,融合产教合作,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培养专业性人才,为推动区域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峥.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学园,2017(12).
[2]张俊竹.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8).
(作者简介:肖慧,女,本科,荆州理工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