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性化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学习人性化教育,熟悉人性化教育,将人文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积极探索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管理 人性化重要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人性化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兼顾人性的需要。它必须以人为本,真正尊重人的主体地位,重视人的价值实现,树立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管理人性化是尊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性化的方式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贯彻思想政治工作新型社会形势下的大学生教育。人性化管理更注重人文关怀,更符合大学生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逐步提高的现状,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空洞,结构僵化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重点都放在了“政治教育”上,抽象的教学内容远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枯燥的理论课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不感兴趣。
(二)观念保守,不够科学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也必須与先进的理论相适应,那些不切实际的、与科学不相容的、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理念缺乏真实性,不能激发大学生的共鸣。应该对旧的教育理念和理论进行改革,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概念和新理论,要把尊重大学生的需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滞后
由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未充分认识到专业化和专职工作,中途分权与中途转移现象相对突出。广泛存在的意识形态不稳定、缺乏意图、流动性等现象影响了道德教育。部分高校德育教师在地位、待遇和发展前景方面缺乏有效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量大、工期长、工资低,导致一些教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积极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意义
(一)社会发展的公认要求
如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知识的激增。通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机会。在吸收知识方面,大学生迫切需要提高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不断前进的社会和增加的信息量。教育者传授的知识必然是有限的,如果不主动吸收新的知识,旧的知识必然面临被淘汰和更新的局面。如果教育者仍然以所谓的“规章制度”为指导,必然会导致受教育者无法适应社会发展,与现有教育相冲突。人文主义认为,人性是积极的,它的力量来源于内在的需求。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下,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缺乏挑战权威的意识和勇气,缺乏探索精神。作为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人才,需要探索精神,敢于质疑权威,敢于质疑旧框架,这样才能刺激新知识的创造,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为了让受教育者具备这样的基本素质,应该摆脱过去,从内部需要出发,实施人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发挥积极性。
(二)要求个人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鼓励和引导,促使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不屈服于任何其他活动和条件。人们对自身发展规律的自我意识,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人的发展需要人性化的思想和政治教育。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难发现,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视了个人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四、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
(一)牢固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教育观念,关心、尊重、爱护学生
我们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全体学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一贯的言行素质、奉献精神、卓越的工作态度,充分利用自身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性认识、道德品质和责任感,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从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的各方面入手,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真诚帮助、体谅他们,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始终做好教育指导工作,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广泛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多种课题,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将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运动和美育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文化活动中来,也是人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
(三)重视教育方式的多元化,运用灵活的管理方式激励学生
激励管理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满足大学生的一些需求,让他们有动力去实现管理目标。教师的期望和感情的影响能有效促使学生更加自力更生,从而建立信心。自信的人能够不断尝试新的领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并更有可能成功。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学生,始终保持足够的推动力,根据不同需要的原则,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多种教育手段。
(四)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观念,努力把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主行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主教育活动,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克服自身的弱点和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发展。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大学生的思想凝聚力
1.大力开展谈判和会谈活动,各级管理干部要始终与基层师生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新进入学校的大学生必须互相交谈、讨论,及时解决问题。要和大学生交朋友,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2.积极开展“热心项目”。首先,当大学生親属来到学校时,导师可以主动上门,向大学生家属介绍大学生在学校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其次,当大学生家庭发生变故,给家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经济困难时,可以适当进行捐赠。第三,当学生生病或受伤时,教师必须及时慰问。如果他们需要治疗时,必须及时与医生联系,不耽搁时间。要认真落实基本医疗和工伤保险待遇。
(六)抓好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增加政治教育内容
1.积极开展健康丰富的文体活动。例如假期校园可以安排历史知识讨论、文化艺术节、书法艺术节、散文比赛等。各高校都要主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文体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大家庭的温暖,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2.开展新时期的政治思想学习活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积极学习,增强自我意识和责任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每季度审查一次,并颁发适量奖品和证书;3.加强党组织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招收优秀大学生入党,充分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五、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人性化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注重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管理的目标是不限制或压制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妨碍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理解人、鼓励人、培养人,充分强调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特点。同时,针对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大学生身体、心理、人格、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科学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管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进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兰天,刘欣.新时期飞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探析[J].科技展望,2014(08).
[2]王娟,黄小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研究[J].学理论,2013(36).
[3]李春林,马婷婷,蔺西亚.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4).
[4]雍春梅.探析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
[5]陈晓丽.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6]尹明柴.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评《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7(12).
(作者简介:李峤,男,西安石油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