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西方科幻电影中的类人身体征候

  • 作者: 参花(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856
  • 摘要:科幻片塑造了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机器人形象,俘获了无数观众。科幻片中机器人身体形象随时代发展也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以人类的肉身作为参照。本文将西方科幻片中的机器人身体统称为类人身体,类人身体在电影中承担着叙事与隐喻的双重功能,也反映了人类自身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西方科幻电影 类人身体 身体景观

      匈牙利电影美学家巴拉兹曾说:“电影使人变得重新可见了。”[1]在科幻电影中,机器人作为人类的他者,成为叙事的推动器,也成为观众快感的源泉。

      一、规训的身体:身体与意识的悖论

      身体与意识复杂且纠葛的关系由来已久,在西方哲学、宗教、文艺形态上都有过尖锐的争论。

      从哲学上看,整个西方的哲学传统可以说是一种“肉体缺席的哲学”。西方先哲柏拉图认为肉身是温柔的陷阱与罪恶的深渊;笛卡尔认为身体是心灵的附庸。宗教发展历程中,也普遍采取对肉体轻视与诋毁的态度。文化脉络中,由于印刷术的发明,概念文化长期处于霸主地位,视觉文化展现的身体长期处于次要地位。

      徳勒兹说:“电影正是通过躯体(而不是通过躯体的中介)完成它同精神、思维的联姻。”[2]电影身体作为意识,从遮蔽到可见的历程,对电影艺术有极大的贡献,西方哲学对身体态度的转变更为电影提供了哲理根据。尼采将身体作为世界的起点,福柯对“自身的关心”,巴耶塔对性、情、欲的无限张扬,都试图摆脱肉体与意识狭隘的二元对立。

      由此可见,身体与意识是无法分开的,而科幻电影中常见的叙事模式——由机器人拥有了自主意识后引发的人类危机,不只是出于叙事的目的,更是体现了人类对机器身体进行规训的欲望。

      在科幻电影中,几乎每个机器人都具有型号、编号,并有严格的制作团队对其性能进行记录形成档案。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曾谈到,编码、纪录、纪律就是一种对肉体的规训手段。而在德国导演弗里茨朗的《大都会》中,编码则具有一种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在电影中,真正被進行编码处理的是生存在大都市地下城的工人们。为了方便管理,资本家用数字代替工人的姓名。导演朗使用全景镜头拍摄工人们如僵尸般的身体,被资本家规训的身体成为导演批判的对象。

      监视也是一种规训的手段。福柯的全景敞式主义,使得一种24小时监控社会成为可能,监视本质上是一种权力对肉体的掌控。《机械姬》中,搜索引擎公司老板在人工智能艾娃房间里设置多个摄像头进行24小时监控,尽管爱娃多番尝试,仍然无法逃脱监视的魔掌。

      二、消费的身体:身体成为一种景观

      机器人身体形态的转变蕴含着制作者对商业市场与观众心理需求的考量, 特别是女性类人身体具有强烈的消费意味。科幻电影中女性机器人的性别特质被无限放大,使女性机器人沦为色情观看的对象。《机械姬》中,女性机器人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随时让制造者发泄性欲。

      时装是身体的一种延伸与装饰。《银翼杀手2049》中的美女复制人拥有随时变换着装的能力,这种设定符合当下日新月异的消费型社会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当机器人对人类的危险解除,这些类人身体立马就被打回原形,只剩下一副残破丑陋的金属外壳。而这种虚幻的美丽也是身体景观的本质。

      三、异化的身体:人类自身的肉身焦虑

      科幻片中呈现出来的身体形态,反映的是人类深层集体心理的肉身焦虑。

      在《未来战警》中,人类躲在家中指挥完美的代理机器人完成一切事物,甚至是情感的交流。当电影中的警官回到家中,面对妻子完美的代理机器人,他更爱的是被岁月侵蚀容貌的真实妻子。

      电影《她》中,主人公西奥多与人工智能萨曼萨相爱,但她无法拥有真实的肉身,两个人相爱后仍是无尽的空虚孤寂。

      这种数字化的身体,是一种非肉身的身体,充满了数字的想象,却没有肉欲的感觉。灵与肉一旦分离,人类就只是一个了无生趣的空壳。

      此外,西方科幻电影中还塑造了和人类真假难辨的类人身体形象,即器械类人身体和人类达到了高度的重合。但在科幻电影的叙事模式中,人类仍旧无法接受类人身体的存在,这一矛盾的存在实际反映的是人类自身的肉身焦虑。

      正如《银翼杀手》的结局,复制人罗伊生命殆尽时所说:“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流逝,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死亡的时刻到了。”不管何种科幻身体形态,也许都无法逃脱时间的劫难,人类也一样。

      四、结语

      科幻电影中的身体形态复杂多变,本文只在这里做了三种简单的类型梳理,但仍可从其中窥见一定的科幻片叙事模型与创作者的无意识动力。科幻类型经久不衰,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更是取得不俗的票房,这也标志着中国科幻元年的开始。在这种市场热度下,对科幻电影的研究有一定意义。本文从身体角度研究科幻电影较为新颖,对未来中国科幻电影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匈牙利]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精神[M].安利,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2][法]德勒兹.电影(2):时间·影像[M].谢强,等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胡蝶,女,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本文标题:西方科幻电影中的类人身体征候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7065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