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璇 陈晓晗
摘要:艺术是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文化现象中艺术家众说纷纭,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文化作为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一个特殊门类,在生活、学习、沟通等方面都发挥着它的作用,积累文化经验、提供生活便利和围绕着现当代的思想观念,唤起生活的创新想法和感情体验活动等。文化与艺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本文主要分析文化背景对西方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生产中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艺术作品对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艺术 文化 时代
一、西方艺术创作对文化的作用
(一)艺术家与文化背景
在西方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不计其数的、广为人知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这些不同门类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是作为学者和艺术研究者平时学习和想超越的范本。许多艺术家对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有着自己的态度、立场和观点,他们从自身出发,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而使艺术感情的流露多了更深层次的含义,使艺术作品时代的丰富性得到升华。
尤其是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艺术流派。他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以相似或相近的态度与立场,成为一个团体,表达着他们的想法。不论是哪门艺术,如绘画、音乐、文学……都在顺应着时代的改变,有着自我表达。抒发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与建议。每个时代的文化轨迹都是各不相同的,都有着一定的特色,它们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有一些是上个时代留下来的风俗习惯。时代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变化,它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相对运动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因为时代的变化,所以促成艺术家的变化,也促成了艺术风格的变化。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14世纪至今,艺术风格的繁多也代表着时代的先进性,时代的先进性决定人们有更多的话语权,生活逐渐美好,能满足自身基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享受着精神生活带来的充实,表达着自己的观念。
(二)创作对文化的积极作用
18世纪末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大大推动了人们对英雄主义题材的绘画创作,达维特就是那个时代绘画的引领者,这也决定了他的创作必然对当时的文化起着引领作用。达维特觉得他们生活在一个英雄时代,认为他们的时代发生的事情跟古希腊和古罗马发生的事件一样,值得画家和大众去瞩目。大卫的作品《马拉之死》就是在宣传革命领袖——马拉。当时革命形势严峻,革命领袖马拉正在引导当时的人们进行一场反抗革命。他因为身上患有严重的皮肤病,不得不在浴室泡着药水,一边缓解疼痛一边认真地工作着,后被狂热的女刺客潜入室中杀死。马拉手里握着染着鲜血的信件,信中的文字清晰可见、一一可读。画家达维特就敢为人先地屹立在时代的前沿,用自己的画面和色彩,提升了现实主义绘画在历史上的高度。达维特把艺术作为一种自己最坚韧的武器,一刀刀地“刺”向敌人,为了民族和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大革命失败后,社会处于混乱之中,但是达维特仍然坚持以他的绘画记录时代的一些事件与情感,达维特的作品可以说是法国大革命最好的见证。
二、时代对西方艺术创作的影响
(一)时代与艺术的关系
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时代的发展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同时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时代背景的影响。在西方艺术发展史中,每个阶段都有着自己的艺术流派与艺术风格,掀起一波又一波艺术思潮。
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其起源于意大利,后扩展至整个欧洲,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它的到来是艺术家开始寻找灵魂深处渴望的开始。他们开始让大理石变得有温度,线条呈现出一种运动的形态,不光应用在绘画领域之中,建筑、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也有所涉及,把人的感情提到了艺术家一直回避的高度,充满了激情与豪迈。
洛可可艺术是18世纪起源于浪漫之都法国、影响欧洲东部的一种艺术样式,华丽夸张的色彩和丰富艳丽的装饰效果,为当时的贵族官员提供了享乐的作用。洛可可艺术也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私欲,使人们在生活中寻找到从未有过的“享受”。更是在艺术中画出了浓重的一笔。表现出当时社会的一种快乐的轻浮和极致的躁动。
新古典主义形成于18世纪的永恒之城——罗马,是迅速遍布并影响周边国家的一种艺术运动。新古典主义,一方面是反对矫揉造作的巴洛克与华丽风格的洛可可;另一方面则是对古文明时代艺术的信仰与虔诚,历史的河流会冲淡一些经历,但绝不会被磨灭。
浪漫主义在19世纪前半段,特别是从20年代到30年代,不只风靡于法国,也风靡全欧洲。戈雅是浪漫主义的代表画家,当时戈雅并不留恋旧体制的法国,甚至抱着对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幻想。浪漫主义是西方人寻找当下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式,他们有着变动不安的生活,战争打破了时代的美好,工业的崭露头角掩盖了乡村的富饶,孤独又坦诚地追寻更好的自我,变成了西方人性历史上的传奇,是西方美学史上最大的一次思想狂潮,对世界的影响也都非常深远。
批判现实主义主要是指19世纪风靡欧洲从而形成一种艺术潮流的创作方式。19世纪初期,西方工业化带来了人们的贫富差距,农村荒芜,城市的劳动人口又遭受着无情的剥削,这就使知识分子产生了对资本主义的反抗,反映了当时人们不屈服的态度,他們也想在社会中扎根立足。这就使艺术家拿起手中的工具,去抒发自己的不满与愤怒,他们在画面上去表现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真实存在的事情,去表达剥削者的残酷和被压迫者的无力感。
新表现主义是20世纪末从德国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流派,显而易见,它是在表现主义形成之后不断创新实践而成的。新表现主义以表现自己的主观意象为画面的主题,在构思、用笔、色彩等方面显示了对新时代表现主义的重新塑造。
进入新媒体技术不断发达的21世纪,物质资源越来越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人们的精神消费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以画师为职业。大众对艺术的理解也逐渐呈开放式,并不再像以往一样拘泥于某几个范畴。国际性的展览与比赛也随之增加,由此可以看出,在现当代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以及艺术对时代的推动作用。
(二)未来艺术创作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的艺术之路在这样的一个全球性开放的当下,一定会朝着更好的方向稳步前进。
世界趋于全球化的发展对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一种正面的挑战。但艺术终究有些不同,那就是艺术家本身。艺术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个人化价值取向和创作理念,只要这个基本的思维体系没有因为全球化进程而改变,他们就可以自由选择“保守”或“革新”,或在全球化影响下继续保持自身的艺术个性,或通过自我提升而衍生出新的艺术个性。艺术的发展,并不是激进的、汹涌澎湃的,而是所有的原因都是有迹可循的——时代的需要,人们思想的进步,人口的增加等因素都会影响艺术的发展。
现代化催促着时代的进步,解放的口号声喊得越来越响,没有创新的世界无法衍生出更多的机会,无法填满这富饶的土地,我们开始在自由世界中摸索和探究,去寻找被时代所接受、被世界所夸奖的文化,以期绽放出自身的艺术光芒。艺术界是处在一个相对包容的境况,因为无论新与旧、深与浅、高与低都是前人经过不停尝试受到过大众承认的作品,在艺术史上都有着一定的分量。
如今,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兴起,艺术界更加活跃起来,许多艺术家与电子专刊合作,在电子刊物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还有许多潮牌与艺术家联名,推出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在现今的时代里寻找自身存在的艺术价值。
当代艺术研究者,尤其是正在全国各类学府进行深造的专业学者,对艺术的思考更多的是把握当下,开创未来。“创新”这一词语是当今时代不断强调的,反复在人们视野中出现的一个单词。创新是培养新型人才的一个标杆,是一个国家不断进取的源源动力。艺术家更应该把握当下的艺术审美与艺术批评,从自身的角度去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使这种潮流理直气壮地走向人们的心中。例如,超现实主义画家弗里达,她的一生经历了种种坎坷与不幸,感情、生活、身体上的缺失与打击,并没有使她放弃自己的绘画,而她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画风,用笔在画纸上寻找自己未来的方向,代表着现当代的女性主义画家,阐释了当时最新的女性主义。
因此,想要在艺术这个舞台上发光,艺术家就要不断创新,敢于创新。有了“敢”才会去实践。没有几位艺术家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懈的坚持,才能绽放出成功之花,闪耀在这个时代。
参考文献:
[1]董媛.浅谈教学艺术之说课.教育学(语文)[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陈佳.从艺术家视角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D].东北师范大学,2004.
[3]王泽庆.艺术自律的辩证法[J].文艺理论研究, 2007(04):101.
[4][俄]列夫·托爾斯泰.艺术论[M].张昕畅,刘岩,赵雪予,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崔璇,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陈晓晗,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油画)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