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浅谈沈荡镇文化惠民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与完善对策

  • 作者: 参花(上)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193
  • 摘要:近年来,在社会文化大发展、文化成果全民共享的大环境下,沈荡镇从文化惠民服务队伍建设、文化惠民阵地建设、丰富文化惠民内涵等方面积极探索文化惠民服务体系,增强文化服务水平与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将文化惠民服务落到实处,使文化成果全民共享,活跃农村文化大舞台,使农村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关键词:文化惠民 服务体系建设 文化礼堂

      一、文化惠民服务体系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在文化惠民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沈荡镇文化惠民服务质量,使文化惠民落到实处,使群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一)文化资源、文化阵地利用率较低

      近年来,由于文化礼堂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开始铺开,但宣传力度不足,部分基层群众文化程度较低、工作较忙,基层群众对于“什么是文化礼堂”“什么是文化惠民”“什么是春泥计划”“什么是下村入户”等都不是很了解,参与度不高,一部分文化阵地处在门庭冷落、文化资源无人问津的状态。

      (二)制度不完善,资源利用率不高

      沈荡镇对于用人考核已有相对完善的制度,但是对于文化礼堂、各类文化资源的有效管理尚不够完善,如何开展活动、如何有效管理是值得我们去探究并不断完善的。

      (三)文化惠民活动参与度不高

      文化惠民活动形式单一,基层群众缺乏主观能动性,各类活动的开展缺乏新意,没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许多活动“闭门造车”“高空架屋”脱离实际,基层群众经常参与度不高。

      二、完善沈荡镇文化惠民服务体系的对策

      由上文可知,建立健全文化惠民服务体系,提升文化惠民服务水平与质量变得尤为重要。“如何做?”是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最迫切的课题。

      (一)建设是保障

      我们常说:“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其实是有现代心理学根据的,思想教育是基础,解决的是自律问题;制度保障是关键,解决的是他律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显示,自律往往是靠不住的。完善文化惠民服务体系需要靠人,这就需要制定强有力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文化礼堂运行管理机制使文化惠民服务体系的各个部分都有章可依,有规可循。特别是创新服务项目“周末来吧”中的各项制度,“活动吧”中的具体内容、活动开展方案、运作管理人、开吧时间、材料整合等一系要求都应规范起来,使其品牌更丰满,使沈荡镇的惠民服务体系更加完整。

      (二)整合资源是关键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去整合资源,丰富文化惠民内涵。文化惠民工程是利国利民的事,“让文化成果全民共享”的心愿非常美好,但我们不能脱离实际,搞形象工程,要牢牢抓住群众的心,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文化活动接地气,真正做到让人民享文化成果,并使人民真正受用。多跟群众联系,多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从实际出发,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三)宣传是推力

      正如笔者上文所提及的,基层群众对于我们的惠民服务不够了解,不了解我们各项计划的性质和内容及其对群众的益处,导致基层群众的参与度不高,使我们的文化资源在无形中被浪费。我们的文化惠民服务绝不是形象工程,因此对文化惠民活动的宣传显得尤为重要。用通俗的语言向人民群众广泛阐述文化惠民服务,使群众了解文化礼堂、春泥计划等的内涵,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中来。

      新媒体应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媒体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因此,我们要在利用传统宣传方式的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方式宣传文化惠民服务活动。

      总之,沈荡镇将不断探索加强文化惠民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让文化成果全民共享,活跃农村文化大舞台,使农村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参考文献:

      [1]王培娥.小议村级群众文化队伍建设[J].青春岁月,2016(01).

      [2]张宁.浅谈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与创新[J].赤子(上中旬),2015(15).

      [3]谭国玲.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群众文化建设[J].科技资讯,2009(18).

      [4]陈志文.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改革與发展,2011(20).

      [5]李春娟.浅谈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现状及完善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8).

      (作者简介:朱叶婷,女,本科,海盐县沈荡文化站,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刘月娇)

      本文标题:浅谈沈荡镇文化惠民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与完善对策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7324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