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相关部门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与互联网的有效融合,使群众文化内涵及价值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体现,树立了良好的文化形象。互联网环境下,在群众文化传播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捷、高效等优势,不仅可以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的多样化需求,还可以使他们及时获取所需的各种相关信息。所以说,通过对互联网的合理运用,可以让群众文化的传播路径得到进一步拓宽,从而更加全面地呈现群众文化,并为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夯实基础。
一、互联网环境对群众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以往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主要采取线下传播的方式,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设备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和应用,这也就使人们了解、获取群众文化相关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群众文化要想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就必须与互联网进行有效融合,使群众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那么,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予以正确地引导,对传播模式不断地进行完善。就目前群众文化传播情况来看,其在传播模式上相对落后,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想要及时获取群众文化信息的需求。与此同时,互联网传播方式所具有的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也使传统群众文化传播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此,要想使群众文化工作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现高效开展,就应加大力度进行宣传推广,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群众文化传播方式,从而有效提升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二、互联网环境下群众文化的传播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信息传播渠道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大数据、云计算以及5G等先进科技手段的不断涌现也为群众文化传播创新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群众文化传播速度变得更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从而充分利用和优化整合各类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可以及时将相关信息内容传播出去,并且文化馆可以将所要发布的内容以视频、图片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广大群众,让他们在认识理解上更加容易。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或建议的交流平台,文化馆在相关网络平台发布群众文化信息后,大众可以在评论区就某一问题、主题等进行讨论交流,提出意见等,还可以得到反馈。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给传统传播方式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相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介,使群众文化的传播渠道得到有效拓展。另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其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延伸和拓展,智能化设备已经逐渐得到普及应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并通过互动转发使信息能够在群体间实现点对点的共享,不再像以往传统媒体那样受空间的限制。另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对声音、视频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此使群众文化在内容上更加完整。
三、互联网环境下群众文化传播的机遇
首先,群众文化的内容来源更加多样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群众文化内容可以带来积极的社会效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并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新的传播媒介,将群众文化更加广泛地传播出去。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出现,使原有的传播理念和方式被打破,传统的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媒体受到极大的冲击,信息发布和受众群体之间原有的界限不再存在,受众利用手机等终端设备上的App对群众文化相关信息进行接收、制作和传播。其次,群众文化的传播具有互动性。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群众文化都是以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作为主要传播方式的,通常都是由媒体发布者向受众群体进行单向的传播,这就使群众文化在内容上未能充分贴合群众的实际生活,很难引起群众的共鸣,长此以往,则会让群众文化与受众产生距离感,这与当前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实际需求极为不符,甚至会让有些人对群众文化产生抵触心理。而微博、微信以及抖音等新媒体则不同,它们所具有的实时发布信息、点赞留言等功能可以让广大群众就群众文化进行实时的沟通和互动,此种互动交流模式也就为受众群体之间高效宣传群众文化创造了新的契机。
最后,群众文化的受众群体在需求上更加个性化。以往由于受到传统媒体固有传播模式的影响,群众文化的传播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在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通常是信息发布者将自己对群众文化的理解、自身认为受众喜欢的内容等进行传播,并没有考虑受众的真实意愿。而随着互联网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群众文化在宣传制作、传播等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让受众群体能够向信息发布者及时反馈自身对群众文化的理解、需求以及疑问等,并且还能够获取到来自发布者或是其他受众的留言解答。此外,受众群体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通过多个渠道来获取群众文化相关信息,那么时间一长,受众群体就会在个性化需求方面变得更加复杂多样,而这也推动着群众文化传播朝着定制化方向迈进。
四、互联网环境下群众文化传播创新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以及受众范围广等特点,其逐渐发展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互联网自身所具有的虚拟化特点,也为一些消极负面的言论提供了可乘之机,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群众文化的开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使得其无法在网络中得到高效的传播。(一)增加了维护群众文化主流价值的导向难度
在互联网环境下,维护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至关重要。由于在虚拟网络中,一些不良文化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另外,新媒体凭借自身的优势发展壮大起来,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在巨大的冲击下逐渐被边缘化,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护群众文化主流价值导向的难度。(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缺少创新性
当前,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的同时,逐渐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原有的群众文化活动基础之上进行不断地创新,进而为打造品牌化群众文化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让人们对群众文化活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还可以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再创新。但就目前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人们对品牌化建设关注度并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其创新力度不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三)群众文化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亟须加强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群众文化在传播渠道、模式等方面的改变十分明显,已经逐渐打破了传统媒体进行群众文化传播的局限性。与此同时,新媒体的出现,可以让广大受众群体随时随地获取和传播与群众文化相关的各类信息,并且广大受众也能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群众文化内容,这给人们创造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但由于从事互联网方面的群众文化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网络平台建设滞后,所发布群众文化内容吸引力不足,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群众的关注热情,使群众产生负面情绪,这样对群众文化的传播极为不利。总之,身处互联网时代,受众群体对群众文化有着强烈的需求,文化馆应抓住机遇,想方设法发挥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性与创新性,使群众文化活动信息能够带给人们与众不同的新鲜体验感。与此同时,互联网传播的自发性特点以及群众文化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都对新时代群众文化的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说,为了能够使群众文化传播和发展取得显著的效果,就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促进群众文化实现更好地传播,使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