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梦里蒹葭

  •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7905
  • 长江最大的支流是汉水,汉水的最大支流是唐白河,唐白河是由唐河和白河交汇而成,我的家乡就在唐河岸边。

      记忆中的唐河弯弯曲曲,河两岸稀疏的柳树下面是郁郁葱葱的芦苇,芦滩狭长,绵延百里。每当春节一过,东风渐暖,残雪消融,那一针针暗紫嫩绿的芦芽,便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向人们显露生命的旺盛和春天的生机。不到清明,唐河两岸就满眼翠绿,春意盎然了。春风吹过,绿缎般绵绵飘荡的芦苇,一眼望不到尽头,让人遐想无限。

      夏日来临,芦苇茂密修长。大人们在地里干活累了渴了,就丢下镰刀,用手分开密密的芦苇,又踩过柔软洁净的沙滩,到唐河边捧喝那清冽的河水。走的次数多了,就踩出了一条条小路。顺着小路进入芦苇,犹如走进了迷宫。苇丛里藏有许多鸟巢,时时传来婉转清脆的鸣唱,偶尔惊鸟突飞,在上空戛然长鸣,使人感到芦苇的幽邃神秘。及至秋深,月夕霜晨,北雁南飞,唐河两岸芦穗摇曳,狄花飞白,苍茫迷离,如梦似幻。如有船队经过,或白帆片片,或桅杆林立。那蓝天、清水、绿苇、白帆、狄花、阵雁,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童年记忆。

      后来从《诗经》里读到了一首诗: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为伊人

      在水一方

      溯游从之

      道阻且长

      溯回从之

       宛在水中央

      这首叫做《蒹葭》的诗共有三章,是一首表现怀人心情的恋歌,写得情深景真,风神摇曳,尤其是开头以蒹葭起兴的四句,让我一遍又一遍地陶醉。秋苇苍苍,秋水漫漫,露重霜浓,一片凄清。让人牵肠挂肚的秋水伊人,似真似幻,迷离难寻。说来好笑,尽管我知道《蒹葭》属秦风,按现在的区划应该是陕西省一带。但从第一次读《蒹葭》,我就毫不犹豫地认定诗中描写的蒹葭、霜露、秋水、沙洲等就是我家乡唐河的景物。而秋水岸边那个痴迷徘徊、凄婉惆怅的人就是我自己。从此,蒹葭成了我灵魂诗意的居所,精神的家园。当我为爱情而苦恼、陶醉时,不由低吟起蒹葭苍苍;当在人生的旅途中因迷失了自我而神魂不安时,不由低吟起蒹葭苍苍;当工作之余品茗闲读时,读的又是蒹葭苍苍……

      蒹葭是温馨的港湾,我漂泊的心灵常回港小憩;蒹葭是编织在葱绿芦苇中的鸟巢,我倦飞的灵魂不时地回巢栖居。

      可是后来,人们刨去河岸上的芦苇,种上了油菜、花生,又在河里挖沙,向河里排放污水。唐河失去了芦苇、失去了飞鸟、失去了沙滩、失去了清澈。污浊的河水也越来越少,有一次我坐车从唐河的一个支流过,车行在小河桥上,我感叹地说了句“小时候我从这里坐船过河割草”。开车的司机是80后,也是住在唐河岸边,他说:“这么浅、这么窄的水沟,不要说刘翔,连我也能跨过去,还用得上船?再说也放不下一条船呀!”

      我担心在不远的一天,居住在唐河岸边的孩子指着唐河迷惑地问他们的父辈:“这么浅、这么窄的臭水沟为什么也叫河呀?”当他们再读到蒹葭苍苍这首两千余岁的古诗时,他们会想象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唐河失去了葱绿的芦苇,失去了充满诗情画意的蒹葭,也失去了让我神颠魂迷的秋水伊人,我的灵魂还有诗意的居所吗?

      多少次我又梦回童年:蓝天、清水、绿苇、白帆、狄花、阵雁……

      王安为,教师,现居湖北襄阳。

      本文标题:梦里蒹葭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87960.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