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诗词歌赋现代诗歌
文章内容页

蓝色的残阳

  • 作者: 季风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08-11-08
  • 热度107056

  •     蓝色的残阳
        我妄想把那潋滟的江水
        注入那干枯在蓝天的银河
        让潺潺的水声化作天空的风儿
        簌簌的声响是我们浪漫的情歌
        望见天边的那綹云鬓
        我回忆起在花丛中亲吻你那青云般的秀发
     
        沙滩上  清澈的江水
        簇拥着一对深沉的脚印
        蓝色的天和青色的杨柳倒影在水面
        留在我的身后
        我妄想  你那蓝色旗袍的身影
        覆盖蓝色的天空  覆盖青色的杨柳
     
        回头眺望
        在远处的苍茫雾色里
        闪耀着蓝色的光影
        涌上岸滩的明丽江水
        亲吻着你那秀美的身影
        簌簌的河风洒下缕缕蓝色的残阳靓光
     
        附新浪网友的诗评《诗歌,应该让人从回忆的沉淀中走向新生》:
        --评新浪博客 雪域风澜的博客  蓝色的残阳
     
        一首很不错的诗!构思新奇而又大气,意象的空间丰富且饱满,值得推崇!
     
        在第一节,作者即展开了大气的创作思维。一个“妄想”,将沉寂的天空拨动了,所以才有了“水声”和“风”。所以,才有了“浪漫的情歌”和“秀发”。由苍穹而及空间,由空间而及“我”,由“我”而及“你”,一气呵成。动与静的对比非常强烈!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将银河写成干涸的河床,暗将星星指为鹅卵石,很新鲜,也很出奇!第二节,作者的视角从河床及江水,由倒影而及“你那蓝色旗袍的身影”,再及“杨柳”和“蓝色的天空”写得也恰到好处。一、二节逆向的视觉冲击,相互呼应,效果热烈,浑然一体,生动异常!第三节,基于一、二节营造的空间,作者将目光定格在动感的河景,“簌簌的河风洒下缕缕蓝色的残阳靓光”也写得凄美了得!
     
        但,这首诗,怎么看,都不觉得积极。而且,作者忽略了一些关键问题。具体有:
     
        一、“那干枯在蓝天的银河”,欠斟酌!因为,夜色中的天空,根本不是蓝色的。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开篇即点到天空的蓝,也直接制约了后面“蓝色”升华的空间。挑剔一点,甚至可以说,重复了!“我回忆起在花丛中亲吻你那青云般的秀发”过于随手!应该考虑修改为:“我忆起花丛中亲吻你时抚弄(弹拨、握紧)的柔发”。
     
        二、“蓝色的天和青色的杨柳倒影在水面”一句,也很不好!因为,“倒影”无法成立。这是一个动态的环境,无法形成所谓的“倒影”。应该考虑用动态的词,如“洒”、“散落”的好。另外,“覆盖蓝色的天空覆盖青色的杨柳”也出了次序问题。应该是先“杨柳”,后“天空”。只有这样,这第二个“妄想”才具有层次和升腾感!
     
        三、“在远处的苍茫雾色里”写得不好。既然有“雾色”,就不存在“远处”了!“涌上岸滩的明丽江水/亲吻着你那秀美的身影”表面上好,其实不好。如果,“我”从沙滩上的脚印幻化出“你”来,那这“明丽”的江水,就太扎眼了;如果,从杨柳而变幻出“你”来,“江水”却又不能“亲吻”她!另外,“簌簌的河风洒下缕缕蓝色的残阳靓光”中的“残阳”不可取。因为,你现在描绘的场景是一个宁静的夜晚,因为,你能欣赏到“银河”,所以,残阳是不存在的!作者在这里使用“残阳”,是出于不得已的,我可以理解。因为,纵观整首诗,毕竟太幽暗了。作者在无奈之下,只得在这里寻求一种变化和光亮。可是,作者为什么不等到这个时候,而过早地使用了“明丽江水”呢?!
     
        四、最重要的,作者的视角虽然宽广,由天及水,却只往后看,不往前看!是的,写思念或者怀念的文章,是带有“身后”和“回头”的感觉的。可“我”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事实上是在向前走的!积极的思念或者怀念,才是我们砌文字的人,应该做的事吧?!

      本文标题:蓝色的残阳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8999.html

      • 评论
      1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