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 作者: 文学教育下半月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0819
  • 通烈平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三个教学步骤,引导学生赏析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让学生领略该文中所呈现的大自然的美。

      关键词:《答谢中书书》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上节课我们无不为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所陶醉。其实,我们伟大的祖国哪儿不是神奇如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陶弘景的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大家听课文朗读,注意字的读音、句子的节奏。

      检查听读情况:

      (1)、读对字音

      (2)、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句子的节奏。

      3、课文朗读比赛(男、女两组,根据朗读情况记分,每生最高10分)。

      4、全班齐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内容

      1、文意疏通: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不理解的勾画出来,同伴互助,组内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等会儿班内集体解决。

      2、翻译竞赛

      规则:

      (1)、全班分为男生、女生两组,两组同学就本课的重点词语与重点句子互考。

      (2)、出题者记10分,答题者记10分。

      (3)、不可出现冷场现象,一方或不能及时出题或不能及时答题,均按弃权对待,另一方直接出题或答题。

      (4)、问题不可重复。

      3、教师抽查,加深印象

      (1)、重点词语:①交辉;②歇;③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⑥〔与(yù)〕参与,这里指欣赏。

      (2)、重点句子

      ①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这里实在是人间天堂啊。

      ④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四、文本解读

      1、文章的题目是《答谢中书书》,该如何去读?谁能给大家具体解释一下?

      明确:读法:答/谢中书/书 解释:给一个姓谢的任职中书的朋友的书信。

      2、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明确:总领全文的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全文围绕“美”展开。

      3、文章描写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明确:山峰直插云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4、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之美,你看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示例,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明确:

      (1)、这里有山水相映之美,你看,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2)、这里有色彩配合之美,你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3)、这里有晨昏变化之美,你看,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4)、这里有动静相衬之美,你看,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

      5、“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如此美景,绝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抒发。请大家再次齐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

      明确:“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九中学)endprint

      本文标题:《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690024.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