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读金也度《今年的清明节》

  • 作者: 湛江文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333
  • ◎ 梁云山

      怀念题材的作品,手法很多,近年最有创新意识的,莫过于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剧终前女主角挺着大肚子,面无表情,在拼命吃东西,染得口脏手脏……以此来怀念“刘德华”。这里面有什么怀念元素呢?原来,吃,是为了肚子里的小“刘德华”。

      金也度先生的这首《今年的清明节》,同样是一首很有创新意识的怀念作品。

      首先,它是在老套路基础上的创新。作者应是汲取了古体诗词的营养。第一、二段,初看以为只写个人现状,再看才发现是在对奶奶的诉说。诉说的内容,有喜有忧,喜的是孙儿坐飞机回家,“混”得不错;忧的是腰疾依然。这里面可以联想的东西很多:奶奶啊!若是你还在,孙儿给你买新衣服,买好吃的;奶奶啊!若是你还在,一定会像以前那样,在给孙儿拍拍腰了……

      其次,它是在表现手法上的创新。“今年的清明节如期而至/和往年一样,没有半点迟疑”,清明节的到来怎会“迟疑”呢?诗人是想它“迟疑”,还是想它“不迟疑”呢?答案是不可能有的。此诗赋客观的节日以主观意愿,表达了诗人在清明节前夕的复杂心情。诗人慨叹岁月的流逝,同时让读者感受岁月的无情,为主题做好铺垫。

      再次,它是情感普遍性表达上的创新。“高速公路依然拥堵/尽管现在已叫大湾区”,表面上看,此句好像与“今年的清明节”无多大关系,但细细思量,那种“芸芸众生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的感觉,会扑面而来。清明时节,人的感情最是敏感,最是脆弱。高速公路车流如织,一张张沧桑的面孔,一个个蠕动的灵魂。你往东,我朝西;你归乡,我回城。但芸芸众生,对家、对亲人的情感是最普遍的纽带。此句能起到提高普遍性的作用。个人是小众,个人之怀念要引起共鸣,必须提高普遍性。

      同时,它是情节处理技巧上的创新。此诗的主题是怀念,是诗人在清明节回乡途中对奶奶的怀念。在创作处理上,回乡是向前情节,回忆是往后情节,而回忆是怀念的主要元素。怎么处理呢?很多作者往往由于处理不当,不仅用字太多,还令感染力大打折扣。“万家灯火……但始终找不到熟悉那一盏”,此诗用坐飞机过程中找寻一盏灯,来点亮回忆的空间,既是回家情节的推进,又是回忆的开始,两条线,既交叉又平衡,两个方向的情节互相撞击,从而产生了很强的情感冲击力。

      诗歌最后,也是创新。它不着痕迹地运用了比较手法,把前面积蓄的艺术力量迸发出来,把对奶奶的无尽思念全部释放出来,同时也把整首诗立了起来,可谓水到渠成!

      此诗的感染力杠杠的!读来有想哭的感觉。

      本文标题: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读金也度《今年的清明节》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71416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