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人生
文章内容页

在那生死一瞬间

  • 作者: 意林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7109
  • 刘 墉

      有一年年初,欧洲连降大风雪。在瑞士的一个滑雪胜地,一群人正由高处滑下,突然发生雪崩。十几个人全被活埋在厚厚的雪里,只有一个妇人获得生还。因为——

      当她发现无处可逃时,拼全力举起她的滑雪杖。当雪崩之后,人们过来援救时,在一片白皑皑的雪地,看不到任何人影,只见一根滑雪杖的小尖尖,露在外面。

      顺着滑雪杖挖下去,看到她,她居然能从6尺深的雪中被救出来,毫发无伤地活着。

      据说许多人都因为这样做而获救。因为人跌入冰洞下的水中,无法立刻找回那裂口,而当他把色彩鲜明的帽子或围巾扔在薄冰上时,从水下隔着薄冰,看得见,比较容易摸出落水的位置。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很快地发现“那突然失踪的人”。

      最近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又看见一个“逐浪求生记”。

      节目一开始,引述了海员常说的一句话——“40纬度以下没有法律,50纬度以下没有上帝。”

      然后是惊涛骇浪间一艘参加全球航海赛的“挑战者号”和独自驾驶它的东尼·布里莫。

      1997年1月4日,在那“没有上帝”的南太平洋中,东尼遇险了。十二级强风卷起排天的巨浪,把他的小帆船打翻。

      东尼的手指被舱门切断了,流出鲜血,露出白骨。但在那千钧一发间,东尼做了一件重要的事——

      他先用绳子把“求救发讯器”绑在船身上,再将发讯器扔出窗外。船翻了,倒扣在怒浪中。东尼靠着舱中剩下的一点空气和“海水淡化器”,忍着酷寒,等待救援。

      澳大利亚的海军确实收到了他求救的讯号,但是距离陆地1300里,多快的船,都得好几天才能开到。海上救难机则飞不了这么远。猜想东尼一定活不成,但是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有史以来最大的海上救难行动还是展开了。

      五天之后,他们终于靠着“求救发讯器”发出的讯号,找到那船底朝上的挑战者号,以及居然还活着的东尼。

      看完电视,我沉思良久。发现这些求救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在那千钧一发时,把一样重要的东西扔出去。那是一个讯号、一个消息,告诉大家:“我在这里。”

      这件事,值得我们每个人常想想,并且牢牢记在心底。

      谁敢说哪一天,它不能救你一命。

      (丁梅摘自《刘墉作品集》)

      本文标题:在那生死一瞬间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717305.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