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罗烽年谱··

  • 作者: 鸭绿江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018
  • ··罗烽年谱··

      

      1909年12月13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

      1928年初,考入呼海铁路的“传习所”,先后担任呼海铁路特别支部宣传委员、代理支书、书记等职。

      1929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北满最早的产业支部——呼海铁路特别支部建立,罗烽第一批入党,任支部宣传干事。

      1930年初,罗烽主编《知行月刊》,发表了宣传马列的文章和进步文艺作品。

      1930年秋末,与白朗结婚。罗烽开始以文学为武器,用“洛虹”的笔名,在哈尔滨《晨光报》副刊上,发表为劳苦大众呐喊的诗篇。

      1931年初,罗烽在党内担任哈尔滨东区宣传委员,他领导了北满的文艺宣传工作,团结了萧军、萧红等左翼青年。

      1933年7月,罗烽和金剑啸共同创建抗日文艺团体“星星剧团”。

      1934年6月18日,罗烽被哈尔滨南岗日本领事馆高等特务以共产党嫌疑犯逮捕。

      1935年6月5日,伪警察厅宣布罗烽无罪释放。

      1935年7月,罗烽与爱人白朗逃离哈尔滨,同赴上海。

      

      1935年底,与党取得联系,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出任上海文艺家协会驻会秘书,办大型刊物《报告》。

      1936年,在白薇的影响下,罗烽、白朗一同加入了左联解散后新成立的上海文艺家协会。

      1937年8月,上海抗战开始,罗烽任上海文艺界战时服务团宣传部长。

      1937年8月,北新书局出版罗烽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

      1938年夏,罗烽到重庆,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秘书。

      1941年冬,皖南事变后,罗烽与艾青等化装通过敌占区,到达延安。罗烽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协会”第一任主席,并负责编会刊《谷雨》。

      1942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同年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3月12日,在《解放日报》副刊《文艺》发表了杂文《还是杂文的时代》。

      1945年9月,罗烽奉命离开延安,参加东北解放战争。曾任东北文协代主任、东北文化部副部长、东北文联副主席等职。

      1949年7月,罗烽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文代大会。

      1949年12月,东北文代大会在沈阳召开,罗烽致开幕词。其后,罗烽任东北人民政府文教委员会委员、东北文联副主席和作协东北分会主席。

      1952年底,罗烽在中国作协从事专业创作。

      1953年,罗烽为总政、中宣部组成的作家“归俘访问组”组长,奔赴朝鲜开城板门店参加和平签字仪式。

      1955年,罗烽被认为丁、陈反党右派集团的军师。罗烽被错定为“舒、罗、白反党集团”。

      1958年1月,罗烽、白朗被开除出党,双双被划为右派分子,创作中断。

      1961年初冬,罗烽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定居辽宁金县的金州镇。

      1967年6月7日,大连铁道学院“毛泽东思想红联军抓叛徒兵团”闯进罗烽的临时住所, 把正在病中的罗烽架走。

      1968年,罗烽、白朗先后被送到辽西盘锦“五七干校”。

      1979年,落实政策,沉冤昭雪,重返文坛。

      1983年8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罗烽文集》(一)。

      1984年10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罗烽文集》(二)。

      1989年6月12日, 罗烽给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写信, 恳请组织复查他被捕的一段历史。

      1990年夏,罗烽因多年积郁和脑软化引起精神失常, 被送进北医三院精神病研究所接受治疗。

      1991年,罗烽去世,享年81岁。

      本文标题:··罗烽年谱··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747375.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