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于明白晓畅中见深情”——谈谈诗人晓雪的手札

  • 作者: 鸭绿江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4101
  • “于明白晓畅中见深情”
    ——谈谈诗人晓雪的手札

      "YUMINGBAIXIAOCHANG ZHONGJIANSHENQING"

      对于当代诗歌爱好者来说,晓雪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也是一个有影响的名字。晓雪生于1935年,白族,云南大理人。195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出版诗集、散文集、评论集二十六部,《晓雪选集》六卷。晓雪是诗人,也是学者。1956年出版的《生活的牧歌》,是新中国第一部研究诗人艾青的专著。

      每一位作家,基本上是从热爱诗歌开始产生文学幻想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对当代诗人的阅读,自然包括晓雪。“他的诗和散文,风格独具、富于民族特色,为世所称”(臧克家语),“他的作品于温柔诚挚中见风骨,于明白晓畅中见深情”(王蒙语),因此,阅读晓雪,即是阅读中国的诗歌、中国的文学。

      2013年初夏,与晓雪在北京见面。此时,诗人晓雪已经是七十八岁的老人了,但,身材颀长,精神矍铄,思维敏捷,风趣幽默。席间一位云南籍的青年诗人起身朗诵晓雪的诗作,声音高亢,情感真挚,表达了一代新人对老诗人的尊重。

      以诗为核心,大家倾心畅谈。不知是谁提到书法,晓雪的眼睛亮起来,便滔滔不绝地谈起云南的《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以及当代诗人们的书法。

      与晓雪分别不久,接到他赐赠的诗集《茶花之歌》,这是晓雪近几年诗歌作品的结集,其中收录的短诗特别精到,令人忘怀。《茶花之歌》掩卷,又接到晓雪的手札,这通直写的手札,体现了诗人的书法功底,其中所谈,也涉及到他对书法的热爱——

      瑞田同志:前寄拙作诗集《茶花之歌》想必已收到,请批评。送上三幅字,楷、行、隶各一。颜体楷书我少儿时练过,隶体是近年才偶尔试笔的。请指正。紧握手!

      晓雪2013年8月23日

      晓雪的书法清新、流畅。字迹清楚,线条生动,看得出来,晓雪是有童子功的。他送我的书法作品,楷书高古,用笔劲健;行书隽秀,气息内敛;隶书质朴,呈童稚之气。我把他的书法作品摆在自己的书房里,逐一欣赏。显然,晓雪的文化发蒙期,毛笔处于中心地位。这一点,在行笔中可以感受出来。晓雪具有较高的毛笔驾驭能力,只是熟练的书写,依旧停留在文章书写的层面,与书法艺术的书写存在一定的差距。文章书写,看重的是文辞的清楚,而书法的书写需要把汉字的形质提升到审美的高度,让文字本身产生艺术力量。

      晓雪的手札,坦诚地向一位文学晚辈陈述了自己的书法之爱和以书法作品相赠的慷慨气度。谈到自己的学书历程时,他告诉我自己“颜体楷书少儿时练过,隶体是近年才偶尔试笔的”,不矫情,不做作,不吹嘘,不摆架子,体现了一位诗人的真诚和真情。

      在回复晓雪的手札中,我写道:“……诗集书作手札拜领。自青少年时代阅读先生诗作,深刻之感受,至今未能忘怀。先生书作高古,文气弥漫,晚甚喜之。……”

      

      文/张瑞田 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本文标题:“于明白晓畅中见深情”——谈谈诗人晓雪的手札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747388.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