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法特·尼加提
一、深入对剧情的研究
演员更是一个创造者,因为他有时可以给人物添上作者没有想到的特征。俄罗斯著名话剧演员别林斯基所著作的《我也来谈卡拉狄庚君的演技》一书多次重复这个观点。在话剧舞台上出现的任务都是经过艺术化加工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艺术化的加工就是在保留人物基本的性格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修饰与加工,使其人物形象能够符合戏剧表演的需要,人物形象的塑造将会越来越饱满。但是这也要求演艺人员们在进行人物形象塑造时,需要保留人物最基本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典的性格表现,这样可以使任务形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并且可以提升观众对于人物形象的认知程度,这样人物形象既可以推动剧情的发展,也可以与剧情相串联,引发观众们的思考,进一步促使话剧中心思想确立。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任务的性格除了受到先天的基因影响,还会受到任务的成长背景、生活经历、生活年代、受教育程度等等后天因素的影响,正是因为每个人物的成长经历都存在着差异性,所以就导致任务在话剧表演中有较为明显的性格特征,例如很多的经典话剧作品,话剧的作者和演员需要对剧本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化的改进,使人物形象更加典型,通过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话剧的表演更加具有对比性。
演员创造角色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弄清楚角色的形象性是由什么组成的。在形象中,最重要的是它的命运(〔苏〕米霍埃尔斯《谈形象兼及李尔王》,《世界艺术与美学》第159页)。话剧演员需要在日常的实践过程中加深对剧情的研究,进一步了解不同人物形象的内心活动,这就需要话剧演员们深入话剧剧情研究,根据剧情发展的节奏、任务的情感、剧情关系展开研究,加深对剧本的了解程度,对人物的形象塑造过程、发展经历进行切身的分析,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人物性格的了解,通过自身在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的真实情感流露引起观众们的情感共鸣。不过,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如果一味加深对剧本的研究就会造成演员实际的人物形象塑造脱离实际,不能塑造一个接地气的人物形象必定是话剧演员的失败,真实性是塑造人物形象最关键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塑造技巧,这就要求话剧演员们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必须要将剧本研究贴合实际的生活情况,通过演员们的实际生活经历来对人物形象进行丰富化的设计,使得整个人物形象塑造更加丰满,同时还需要切身体会任务的内心情感活动并将其呈现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这样才能够在话剧表演的过程中为观众们塑造一个贴近生活、引起观众共鸣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