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戴国斌,彝族,长期从事地方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区域经济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研究。在《中国小城镇建设》《深圳特区城市管理》《云南城市规划》《云南文史》《云南群众文化》《云南农村经济研究》《楚雄社科论坛》等刊物发表100余篇论文;30余篇(首)文学作品在省州报刊发表;1500余件各类新闻信息作品在各级报刊,电台和电视台刊播;撰写过20余件电视专题片脚本。现供职于姚安县文联。
  ●那场雪
  2016年岁首
  滇中的那场雪
  把一个年头
  一个年尾
  全都冻僵
  城里的人们
  一个个钻进了套子
  只把两颗惊奇的黑色眼球
  留给窗外流泪的建筑,街道,树木
  乡村的鸟儿
  已经飞绝
  把阴冷潮湿的寂寞
  遗留在了空旷的原野
  ●山里的女人
  灵魂和爱
  被远行的男人带走
  只有肉体
  留给了寂寞的山村
  一家老小的起居生活
  把白天的光阴挤占得严严实实
  而在孤独难耐的夜晚
  只有山风和幽幽的月亮陪伴
  多么盼望
  下一场猛烈的疾风暴雨
  让自己安心地睡个懒觉
  使困倦的身心好好歇一回脚
  多么盼望
  一次偶然的艳遇
  好好有一次灵与肉分离的激情
  让不安了好久的身躯
  完全地平静下来一回
  ●三月的原野
  赤热的阳光
  把三月的大地
  炙烤得像烧饼一样
  成熟的油籽
  翻滚的麦浪
  还有原野上披着的那层淡黄色披毡
  如潮的蛙声
  经不住丰收喜悦的诱惑
  已把沉睡的生灵唤醒
  绿色的嫩芽
  红色的樱桃
  紫色的桑葚
  在这个季节的篱笆缝隙里
  探出了欣喜的眼神
  农人额头晶莹的汗珠
  在鲜亮的阳光里
  顺着企盼的目光滑下
  跌落在被季节烤熟了的田垄
  沁入脚下厚实的土壤
  化为玉米地上,烤烟墒中,水稻田里
  一排又一排整齐划一的秀美诗行
  演绎着人们心中
  下一个月亮般清幽的蓝色梦想
  ●夕 阳
  被时间挤到了天际的边缘
  曾经的万丈光芒
  已无力地在晚风中褪去了颜色
  夜幕按奈不住等待的寂寞
  悄然睁开了窥视眼睛
  那一抹
  挂在西天云彩上的美丽霞光
  不是回光返照
  不是最后的告别
  而是对这个世界深深的热爱与眷恋
  它在用竭尽全力发出的最后一缕余晖
  嘱托人们
  请不要为我的谢幕哀伤
  请不要因为夜色的来临感到凄凉
  更不要在黑夜迷茫中失去方向
  让我歇歇脚吧,相信我
  只要还有阳光
  黑暗就不会太长
  我今天暂时的落幕退下
  是为了明天给你
  重新升起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太阳
  ●夏
  在这个可以
  竞相展示生机的时空维点
  天地间的每一个生灵
  都尽情地把个性张扬
  绿叶的芬芳
  鲜花的娇艳
  蜜蜂的劳碌
  彩蝶的轻盈
  还有热辣辣的阳光里
  从农人热切期盼中跌落的晶莹汗珠
  把枯萎了的大地心田
  浸润成了一片片绿油油的灵光
  已在沉静寂寞中等待前行了好久
  终于盼来了
  可以尽情放飞梦想的岁月驿站
  要把内心集聚了的太多激情
  全都吐露出来
  展示给这个季节
  绘制一幅名叫“绚丽芬芳”的风景
  ●老去的山村
  岁月的角落
  一群留守的老人
  坐在山村被时光磨得发亮的石头上
  有气无力地吧嗒着烟斗
  唠叨着远行儿女们捎回的精彩故事
  也不时回忆一下
  年轻时与相好在草垛里
  牛棚中演绎过的激情和浪漫温柔
  跟着撵了一辈子山的大黑狗
  也慵懒地趴在地上
  眯着眼,伸着红红的舌头
  尽情享受明媚阳光
  回味着自己
  早已定格在岁月深处的远去辉煌
  偶尔也睁一下眼
  瞅瞅篱笆墙上蜂蝶萦绕着的紫藤花
  村头那棵死了一半的大槐树上
  老乌鸦凄凉地“哇——哇——”叫着
  粗劣嘶哑地诅咒着
  这安静的山村和寂寞的时光
  好像在跟周围的大山哭诉
  这里的人老了
  岁月老了
  山村也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