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美文
文章内容页

抒写心灵深处的记忆

  • 作者: 当代人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9124
  • 多年来,我一直想写写“换亲”这种特殊的婚姻形式,這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特殊产物,它一直深藏在我心里。

      当时,对这种“新风俗”,就连大人们也不可能产生诸如生命意义之类的属于哲学范畴的思索。然而,从婚礼喜庆和风光表面的背后,年幼的我,却能感受到隐藏在当事人内心的怅怅不乐与无奈。为了繁衍后代延续家族香火,那些成分高或家有残疾男孩子的人家,不得不采用这种荒唐又有几分悲壮的婚姻方式。虽然这也是一种民间智慧,但其代价却是牺牲子女的婚姻幸福。

      这篇作品中的小素,只是成百上千个为了成全哥哥与娘家而牺牲爱情和幸福的少女之一,但她却非常具有代表性。她们善良、隐忍,又顾全大局,无怨无悔地服从父母的意志。不,无怨无悔,大多是一种表象,而在内心她们其实是矛盾与痛苦的。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终究会被严酷的现实击成齑粉。

      而她们的父母亲,内心也是极其矛盾的。小说中的小素母亲,为了给儿子换亲,她不得不让女儿嫁给双腿残疾的男人。作为一个母亲,当她面对这种抉择时,一定饱尝了心灵的撕裂之痛。但她们必须这么做——这时候,往往理性会战胜情感。

      除了小素,我还写了小素的大娘。老人为了那段美好记忆和某种固有的传统观念,苦苦等待当年被国民党军队抓兵去了台湾的丈夫。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应该是历史的原因。可见,人在历史滔滔洪流面前,微小与无助得如同草芥。她对命运的屈从与对婚姻和爱情的坚守,让人深感同情与惋惜,但又心生敬意。屈从中的坚守,坚守中的屈从,这种人性的挣扎,或许是这篇作品所要探寻和表现的。

      路遥在谈创作时曾说过:“生活中的材料、故事是搜集不完的,故事是在积累与提炼上自然编织出来,故事不是艺术生命,故事不是奔流的血。而提炼,是指感情的感受与心理冲击这两方面的。”

      自然,这个故事也是经过了一番提炼与艺术加工,而这个过程,也融入了我的感受以及对那段历史的反思和认知。今天这个时代和几十年前完全不同,但这些变化,又和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环环相扣,而文学作品,就是要让读者通过某一时代的生活横切面,看到时间与历史的年轮,更能看到生活的纹路和肌理,以及面对历史与生活重压下人们深深的叹息。其中,有人性的困惑与坚韧,更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如果朋友们能从我这篇作品中感受到我的这种努力,哪怕只有一点,我也会聊以自慰的。

      当然,这只是我乐观的想象,而这也往往是一位作家所面临的尴尬——无论你下笔时如何雄心勃勃,所写文字也许永远无法达到自己所期望的那种深度与高度。

      (康志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长江文艺》《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及散文200余万字,有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等选刊转载并收入年度选本。出版中短篇小说集《香椿树》《稗草飘香》等。)

      篇名题字: 肖建科

      插图: 刘丽丽

      编辑: 耿凤凤

      本文标题:抒写心灵深处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77660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