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杂文
文章内容页

水墨名家

  • 作者: 传记文学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3533
  • 水墨名家

      

      

      《双鹦图》 陈玉圃

      

      《桂林山水》 陈玉圃

      陈玉圃,1946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少年时为著名山水画家黑伯龙和陈维信先生门下入室弟子。1976年任教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1980年考入广西艺术学院,为黄独峰教授的研究生,毕业后留院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3年起任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画山水兼作花鸟及简笔人物,格致简淡,主张画道无为。出版多种个人画集,并编著有《山水画理》《国画写意四君子》《陈玉圃解析唐寅》《荣宝斋画谱》《南田画跋解读》《樗斋诗丛》等著作。

      陈玉圃主张“画道无为”,在创作上追求一种格高的禅境和人文精神,以一颗“平常心”感悟着传统文化中的“道”和自然风神。“道”是中国山水画论中的重要范畴。《道德经》中讲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道”,就是自然的规律。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直接影响了六朝以来中国山水画的发端和形成。南朝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讲“以神法道”,即强调艺术创作重在物我的精神感应。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传统的创作观,重立神而不废道。

      陈玉圃先生主攻山水,兼及花鸟人物,他的山水几经宋繁元简,明枯清柔,终成自家面目。陈玉圃先生的绘画以浅墨瘦线运“淡”“简”高格,作品氤氲静气,使观画者得悟山川真趣。先生笔法松灵而意致严谨,墨法简淡而境界迷远,虽淡笔而不乏干裂秋风之致,运瘦线而坚劲使转如折股钗,他的作品能明透中见温厚,飘洒中得沉稳,淡简高逸,堪追元大家境界。在理论探讨方面,他强调画家对“道”和“本真”的把握与修持,从而形成“能以意求而不著空发意中境者为上乘”,既重笔墨又重情致的艺术主张。

      陈玉圃先生的山水画多淡墨,能淡不枯,意趣反显天真,多瘦线(简称长线条),而“飞白”传神富“士气”,一淡一瘦,妙得简逸境界。其山石少米家厚重,却有潮湿迷蒙真趣,其竹树乏云林苍朴,而得清丽冷逸神韵,其岗岭云水,隐隐江南山川神韵,而淡简笔致间似有石溪、石涛,浙江清癯挺拔之风致,随意驰骋,古意盈然。

      

      《溪山清幽》 陈玉圃

      

      《降龙尊者造像》 陈玉圃

      

      《达摩祖师》 陈玉圃

      

      《画繁不易画简难》 陈玉圃

      

      《双寿之图》 陈玉圃

      

      《幽兰图》 陈玉圃

      

      《山上白云多》 陈玉圃

      

      《八指头陀诗意图》 陈玉圃 作

      本文标题:水墨名家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801536.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