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铁时代飞速到来、白色 “和谐号”大量开行的今天,有的时候,慢是一种情怀一种担当。始建于1970年的成昆铁路线上,一直运行着一列慢火车——6161/6162次“绿皮车”,它往返于四川攀枝花与云南昆明之间,一路沿成昆铁路穿梭于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之间。该趟列车全程行驶351公里、9个多小时,全程票价仅为21.5元,途经25个站,其中有1/3的车站不通公路。它慢慢悠悠、没有空调、到站就停,承担着沿线村民出行和物流的重任,被沿线村民亲切地称为 “铁路公交”。
——题记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的家乡牟定县安乐乡羊臼河村便是6161/6162次 “绿皮车”运行停靠的39个车站之一。她坐落在陡山峭壁之间,名不见经传,很长时间以来这里一直处在 “通讯基本靠吼、出行基本靠走、防盗基本靠狗”的闭塞状态,不通公路也无水路,6161/6162次 “绿皮车”和邮局一样,担负着 “使者”的角色,成为连接外部世界的唯一纽带,载着人们从起点到终点,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希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羊臼河村至少有30多个大学生,20多个中专生,他们现在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医生、有的……尽管从事的岗位不同,书写的人生片段跌宕起伏不同,但有一段经历是共鸣的:都是乘坐6161/6162次 “绿皮车”完成学业,都感恩于“绿皮车”带领我们认识外面精彩的世界,对 “绿皮车”上的奇闻异事总是说不尽道不完……今天,光滑的水泥路已通至村间,但不论是对外出求学的莘莘学子,还是远离家乡和亲人到外地务工的 “打工仔”,亦或是回乡探亲的 “铁饭碗”,6161/6162次 “绿皮车”仍是他们奔赴目的地及见识广阔世界的首选起点交通工具,仍承载着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无尽希望和梦想,见证着沿途村民从贫穷走向小康……最美的风景在车厢里
坐在 “绿皮车”内去感受车外的风景,感受大自然赐予人间的诗情画意,是何等的惬意。然而风光不仅仅存在车厢之外,在车厢内列车工作人员恪尽职守、灿烂的笑容、体贴的关怀以及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瞬间更是最美的风景。2006年11月20日,家住羊臼河的起寿宗、陈天玉夫妇踏上6162次列车,打算到元谋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第二个孩子。当列车运行到尹地车站前后时,产妇突然临产,得知这一情况后,工作人员立即运用列车广播寻找从事医务工作的乘客,产妇所在车厢的乘客积极并从随身携带的行李中找出可供使用的物品,背靠产妇围成一个临时产房,在全体乘务人员、临时医务人员和乘客的共同努力下,产妇顺利产下一名男婴,列车长为产妇端来了糖水煮蛋。当列车到元谋车站停靠后,车站与医院联系的救护车早已等候,列车长、乘务人员及车站工作人员用担架护送产妇上了救护车,直到接到母子平安的消息全体乘务人员的心才落地。为感谢6162次列车及全体乘务人员,起寿宗、陈天玉夫妇给刚出生的儿子起了个有意义的名字——“客安” (即,在客车上平安出生,本地人将6161/6162次 “绿皮车”称为 “客车”,拉货的黑皮车成为 “货车”),每年 “客安”过生日时,都会给他讲传奇的出生经历。时至今日, “客安”已是一名即将上初中的少年,于他而言,不论以后前途多么凶险, “绿皮车”带给他的感动足以温暖他的一生……
2016年2月15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羊臼河的彝族小伙李春财,把6162次旅客列车当成自己的 “婚车”,用列车迎娶新娘卢薇。列车工作人员得知消息后,早早为他们布置婚车,挂气球、拉彩带、粘 “喜”字,营造温馨浪漫氛围,一对新人忙着给乘客发放喜糖。 “新婚快乐,白头偕老” “早生贵子,幸福美满”……在列车工作人员和乘客的祝福中,李春才和卢薇这对新人享受着新婚的甜蜜和幸福,感受着列车婚礼的温暖和感动。这是他们最难忘、最独特的幸福时刻,将永远铭记在他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