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诗词
文章内容页

紫阳街巷志(组章)

  • 作者: 星星·散文诗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5525
  • 陈平军

      

    紫府路



      这是后来的叫法。

      最初叫红卫路,标语、大字报,依稀可见。

      许多脚上的泥土蜂拥而至,和本来的厚土混合,与手写体的口号混为一谈。

      有些成分坚硬成钢筋混凝土,不规则的站立,成为交易的载体。

      这个过程时刻存在,蔓延不绝。不同成色的背影不自觉地充当了具体行为的注脚,这是他们都没有想到的。

      不仅仅是因为政府机关的驻扎,更多的是因为许多面孔的自觉聚集,在心中,把这不到两千米的长度当做可以容纳繁华的容器。把不到二十米的宽度当做拜访这座小城核心的切入点。

      所以,当低矮的筒子楼被高耸入云的大楼占据,招牌的手工痕迹被霓虹灯替代,灰雾漫天被绿树成荫替换,昏黄的灯光被多彩变换的光柱挤满空间,柔软的泥土路面被规则的青石板隔离。

      都成為接踵而至的脚步追赶的理由。

      这也是我一直想久居于此的理由。

    环城路



      是我居住的地方。

      一直是我居住的地方。

      其实也不一定对,最初,只不过是离这个驿站稍微偏远一点的地方,一个叫白果村的村庄。

      从村庄朝着日思夜想的小城的路程,我,走了三十年。

      现在从城市的边缘出发,抵达城市的心脏,又要多少时光?

      或者,换一种说法叫做农村包围城市。

      这是经过多年验证的,无比正确的策略。

      其中的主旨,可以运用在多个领域,当然,也适合我的命运轨迹。

      当泥土的滋味渐渐散去,被沥青的焦味逐渐取代,也完全符合我这么多年的行进路线。

      这,只能说明,那个众所周知的中年人随意说出的一句话,已经在大地上开出了无数朵娇艳的花。

      而我,这些年所有走过的脚步都为了验证这个真理的正确性。

    河堤路



      我是这条路的过客。

      仅有的交集就是车轮带我无数次从这里进进出出,留下身影的机会很少。

      我所知道的,就是路的外部边缘的所谓河流是任河与汉江的混合,多少山上的水滴都成为找不到来路的流向。

      就像滚滚的车流一样,下一秒都不知道自己会在何方。

      至于拆了建,建了拆的楼盘,我把它看成在他不同时段停留的借口,没有对错。

      这和即将登场的滨江长廊命运一样,都是这个小城存在的一部分。

      当然还有翠花街、木牌楼、施家沟这些逐渐消逝的小地名,既充当看客,也参与演变。角色定位谁都无法说清。

      跨江亘立的桥梁发挥着连接的功效,这与逐渐扩展地盘的路面一样,都不过是走向下一个目的地的过渡。

      所以,下一次,我从这里路过,他依然只是我从这个小城进出的通道,不是唯一,而是之一。

      这一点,不会有太多改变。

    泗王庙巷



      这个半躺在山腰,没有干果悬挂的半截枝丫。

      阶梯有五百多阶,我的寓所位于三百多阶的结合部。

      自下而上,左边是贫瘠的菜地,四季豆的藤蔓缠绕不住松散的时光。

      至于那些窗口里不由自主地穿梭在石头上的好奇,对于自己的位置到底是农村还是城市,充满迷茫。

      如果有足够的耐心,充沛的体力,走完阶梯,一定有一个寄托慰藉的庙宇挡住去路,他对于部分事物的来由能充当注释。

      所以对于泗王庙的来历又有什么可以追究的呢?

      对于出身,是河边,还是山坡,又有什么关系呢,世间,不符合常理的迁移,又不止这一个,一切质疑并不能阻止反常的发生。

      就像明灭不定的烟火,闪烁其辞的烛光,点亮的不一定是黑夜一样。

      本文标题:紫阳街巷志(组章)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814223.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最新被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