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新书推荐
文章内容页

好诗代代无穷已

  • 作者: 全国新书目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2851
  • 蔡 友

      实在没有料到,我谈古典诗词欣赏的文章,竟然受到同学们如此喜爱。根据大家的要求,续写此篇。

      诗在唐代并未作尽,其实历代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我侧重向同学们介绍一些不常见的现代旧体诗。

      聂绀弩的诗就头一个值得欣赏。

      君自舀来仆自挑,

      燕昭台畔雨潇潇。

      高低深浅两双手,

      香臭稠稀一把瓢。

      白雪阳春同掩鼻,

      苍蝇盛夏共弯腰。

      澄清天下吾曹事,

      污秽成坑便肯饶?

      ——《清厕同枚子》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活比掏大粪恶心?聂绀弩竟能掏的这等潇洒风流,诗写得如此余香满口。

      聂绀弩在这里巧妙地用了一个典故。战国时,燕昭王筑台,上置千金,以招人才,天下士争往。燕昭台,又称黄金台,在这首诗的语境中,很自然的让人联想到厕所。聂真是骨子里幽默。急求方便者,别说“重金招聘”哪,就是自掏腰包也得抢着去这“黄金台”呀。任你多么阳春白雪的高雅人物,只要进入这“黄金台”,能有一个耍清高不捂鼻子的吗。三伏天的“黄金台”,“人山人海”的苍蝇都在那“鞠躬实惠”呐。我每读至此,都笑出声来。真是写绝了。借用宋丹丹一句话,“太有才了!”

      “澄清天下吾曹事,污秽成坑便肯饶?”陡地令人肃然起敬。还别说个粪坑子,即便天王老子,只要你污秽,就跟你没完。多么高度的使命感!对于一切污秽不共戴天,动真格的,这才是革命战士的铮铮铁骨!

      冷水浸盆捣杵歌,

      掌心膝上正翻搓。

      一双两好缠绵久,

      万转千回缱绻多。

      缚得苍龙归北面,

      绾教红日莫西矬。

      能将此草绳搓紧,

      泥里机车定可拖。

      ——《搓草绳》

      我小时候也搓过草绳,那真是枯燥麻烦的活,躲之犹恐不及,人家聂绀弩却能搓得诗意盎然。在他眼中,正在搓绳的两只手,酷似一对热恋中的情人,如胶似漆,须臾难分。

      苍龙,就是太岁。古代方士以太岁所在为凶方,因称太岁为凶神恶煞。搓吧,把绳搓得长长的,将兴风作浪的苍龙牢牢绑住,遣送原籍。太阳每天下什么班呢,干脆把它系起来悬在空中。

      真是千古第一等好诗!怪不得一位著名作家远去异国他乡时,仅带的两本书中,就有一本是聂绀弩的诗集,朝夕吟咏。

      不用镰锄铲钁锹,

      无须掘割捆抬挑。

      一丘田有几遗穗,

      五合米需千折腰。

      俯仰雍容君逸少,

      屈伸艰拙仆曹交。

      才因拾得抬身起,

      忽见身边又一条。

      ——《拾穗同祖光》

      祖光,即吴祖光,著名戏剧家。当时同聂绀弩一起下放劳动。

      “折腰”句,活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合,容量单位,读音“葛”。十合为一升。

      逸少,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仆,即我。曹交,《孟子》中的人物,笨拙愚呆。

      同样是拾穗这个猫腰起身动作,您吴祖光就显得俯仰自如,风流潇洒,像王羲之的书法一样;而我聂某却像曹交一样笨拙吃力。

      聂绀弩是当代不可多得的杂文家。1957年以后,他遭到厄运,十年浩劫中他更是备尝了肉体上的折磨。在难以想象的苦境中,却从未颓唐悲观。对生活始终保有乐趣甚至诙谐感,对革命前途始终抱有信心。他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时,创作了大量旧体诗,把最普通、最单调、最枯燥无味的劳动过程,写得有声有色,光怪陆离,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善写旧体诗的胡乔木叹服有加,“热烈希望一切旧体诗新体诗的爱好者,不要忽略作者的热血和微笑留给我们的一株奇花——它的特色也许是过去、现在,将来的诗史上独一无二的。”(胡乔木《散宜生诗·序》)

      大多数人都知道启功先生是书法家,却很少晓得老人家还是个幽默的诗人。请看他的挤公交车诗:

      这次车来更可愁,

      窗中人比站前稠。

      阶梯一露刚伸脚,

      门扇双关已碰头。

      长叹息,小勾留,

      他车未卜此车休。

      明朝誓练飞毛腿,

      纸马风轮任意游。

      ——《鹧鸪天八首·乘公共交通车·三》

      入站之前挤到门,

      前回经验要重温。

      谁知背后彪形汉,

      直撞横冲往外奔。

      门有缝,脚无根。

      四肢着地眼全昏。

      行人问我寻何物,

      近视先生看草根。

      ——《鹧鸪天八首-乘公共交通车·七》

      忍俊不禁的同时,深佩先生的白描能力。

      现在市面上多如牛毛的诗集。为什么流转到降价处仍无人问津?脱离生活,无病呻吟,恐怕是主要原因。连启功这样的大知识分子,都能放下身段,从日常生活中的切身感受写起,我等还有何话可言。

      诗在哪里?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中。相比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刀光剑影之类的诗,以寻常百姓为题材的诗,方能频观不厌,千古流传。

      张恨水上世纪40年代写的《苍蝇叹》,痛砭时弊,入木三分。今天读来仍令人会心微笑,引起我们久久深思:

      拍打虽忙尽未曾,

      贪污莫道像苍蝇。

      苍蝇还到冬天死,

      世上贪污却“永恒”。

      官样文章走一途,

      藏猫式的捉贪污,

      儿童要捉藏猫伴,

      先问人家躲好无?

      正己正人路一条。

      老包面孔肯谁饶?

      不贪先自本身起,

      天下贪污一半消。

      “尽未曾”,应为未曾尽。“肯谁饶”,应为肯饶谁。皆因押韵故,语序错置,这在旧体诗中比较常见。

      经济学家厉以宁的一些旧体诗,清新可读。从情感到语言,都很现代,体现出旧体诗的生命力。

      小孙女满月,特为添词嘉勉:

      笑谈云雀飞何处?

      南也由她,

      北也由她,

      小小竹笼不是家。

      注目山溪,似有所悟:

      春来借得一帆风,

      四海三江,

      何处不相通?

      读李后主词,别是一番感慨:

      人间何处无生路,

      偏入帝王家。

      朝冠易改,

      娇妻难护,

      此恨无涯。

      悼念学友,冲口而出。透出“淡如水”的交谊真髓:

      往事已迢迢,

      一盏清茶忆故交。

      推荐书目

      《毛泽东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聂绀弩诗全编》(增补本),罗孚编,学林出版社出版。

      本文标题:好诗代代无穷已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821795.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