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
  1 ▲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陶渊明)
  早晨起来看桌上的绿萝
  光线透过窗棂照到其中一角
  一颗一颗的小灰尘,正在空中游弋
  它们悬浮着
  变幻曲线和轨迹,聚而复散
  好像抵消了世界的重量
  最后在清晰可见的光线中
  附着于我的衣角
  尘埃让我被倏然提起
  还是被加重?
  它落到了我的身上
  我是增多了,还是在被抵消?
  尘埃,它游弋着——
  而我仿佛也跟它们迈着同样
  轻松的步伐,在虚室内徘徊、缱绻、停留
  2 ▲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神秀)
  每天擦拭两遍樱桃木的桌面
  上面生长着褐色线性般的纹理
  然而,尘埃被堆积或被抹去
  白天或昨夜的每一次擦拭
  对它们而言都不是均等的
  一种近年形成的爱好
  我擦拭时,喜欢用水
  我擦拭时,喜欢观望着它们,尘埃
  水分子粘附着细小之物
  直至它们在桌面上,停靠又弹起
  轻轻一吹——五点推窗,微风起时
  我饮罢一碗煮了又煮的稀粥
  3 ▲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
  下午三点,我放下陶渊明的集子
  一本我从初中开始读的书
  我将它放在对面的茶几上
  旋转、舒张的绿茶叶,在杯中漂浮
  过去十几年了,我仍然时常会想起
  那个失神的下午
  第一次——作为文学爱好者的你
  在图书馆厚积的灰尘中
  找到并遞给我他的集子
  有着好看的封面——
  而你伸出干净的素手
  那本书的倒影光滑
  就藏在后来不可言说年岁的轻啜中
  4 ▲ (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窗外的木架上,挂着昨日清洗的衣物
  空气中,它沾染上许多的尘埃
  在大风不规则的吹拂下
  它已不是旧的衣物
  而我此时正对着窗户——
  我看见反光中
  一个蓬头垢面的自己
  这个我是昨日的我吗?
  衣袂在微风中飘荡
  我,徘徊在两者的恍惚中
  5 ▲ (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
  初冬的一个清晨
  院子里的腊梅开了
  金黄色的花蕊包裹着,沉静素朴
  我踮起脚,嗅到它的清香
  来自花儿的分泌物
  以及脚下黑色的泥土
  是一种混合的气味
  一丝丝,它们互为源头
  正如我昨夜拧亮的灯盏,闪烁、微弱
  照着书上的那些词语
  同时,也是那些词语
  不知不觉中,深深抚慰了我
  6 ▲ (海底飞尘终有日。——白居易)
  这些年在房间中,我
  沉溺于忘我的写作
  正如眼前的这株绿萝,开了又谢
  它凋落了暗黄的叶子
  又长出新的嫩芽
  像我写下的每一个词语
  都在不停地更替
  它们不断地推翻自我
  以产生更多的意义
  如同我出门时喜欢带的拐杖
  需要词语自身的运动
  来将我送到更远的地方
  7 ▲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
  像一个泡沫终要破散
  像一粒尘埃归于大地——
  据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
  一万年后,组成我们身体的原子
  将发生不断碰撞
  它们湮灭,重生,将会
  形成新的事物
  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从没有真正地死亡
  旧的消失了,新的产生了……
  那么语言呢?在词语的相互推动下
  被给予或者接受
  我们写下
  我们将它们不断地排列组合
  我们哭着,笑着
  就像一个容器,在不同时段
  有着不同的风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