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芬
从小,我就喜欢读书喜欢幻想喜欢写东西。高中时写的散文诗《小溪之歌》被老师推荐发表在《曲靖报》上。心里,萌发了一个文学梦,长大了像三毛一样浪迹天涯,写出很多精彩的文章。
可事与违愿,十八岁那年,我懵懵懂懂地考进了农行,成为了一名农行人,分配到一个偏僻的乡镇营业所。乡镇交通极为不便,泥泞的山路还得靠牛驮马拉。有时月底会计报表做好只有步行二十多公里泥泞的山路上进城送报表。
小镇经常停电停水,有时连续停电一两个月。每晚我们就点着蜡烛坚守在所上,在飘渺的烛光中履行着农行人最基本的守库职责。有一年碰上严重干旱,所有的自来水都枯竭了。从小在县城里长大的爱漂亮爱干净的我学会了到平素洗衣服的河里挑水来喝。洗完脸脚后的水还得留着浇花拖地。那时候洗澡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每次到县城痛快淋漓地洗一个澡,成为了人生最大的幸福和享受。
在银行工作,每天面对的是枯燥的算盘、报表和数字,还有那永远也数不完的钞票。银行严谨的工作制度和戒备森严的管理与我浪漫的文学梦是那么南辕北辙。我想,可能以后的日子,我将彻底和所谓的文学再见了。
可在那个偏避孤独的小镇营业所,农民们的善良热情,同事们的关心帮助让我深受感动。恰好看到市分行办的《曲靖农金报》,我写的一篇随笔被其采用,这让我当年的文学梦又蠢蠢欲动。于是在干好工作之余,读书写作成为了我最大的兴趣和爱好。
成家有了儿子后,一个小生命竟给生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繁琐。因为身体不好,孩子整夜整夜的哭闹成为了家常便饭,有时深夜一、两点,还得背着在家就哭个不停的孩子在外面耐心哄着。第二天早上揉揉红肿的双眼,给头昏脑涨的自己冲个冷水脸,又全力以赴的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有一年春节值班,儿子口腔溃疡高烧不退滴水不进。所上除了我们值班人员外全部放假回家了,真正是一个钉子几个眼。每天把儿子送进医院打上吊瓶后,在儿子伸着小手要妈妈的哭喊中把儿子硬生生地扔给他爸,然后抹着眼泪忙着赶着去上班。有一天因为心急加上赶得太紧,我骑着的摩托车重重的飞了出去,我摔倒在一边,摩托车摔在一边。还好一位好心的路人把我和摩托车扶了起来。发现自己居然手脚都还能动,摩托车也没坏,我骑上车按时赶到了岗位。上着班微笑着面对客户时,才感觉到全身都在剧烈的疼痛,才发现膝盖摔破了一大块皮还在渗着出血。
在那样孩子工作忙得心力交瘁的时候,我有时候甚至忘记了曾经炽爱的文学梦。有时候想,放弃吧,这种写篇文章要被孩子的哭声打断好多次要好多天才能完成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日子,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何必把自己弄得这么辛苦狼狈呢?
但小小的三尺柜台,却上演着很多温暖的故事。这些温暖和感动,激励鼓舞着我,让我无法放下手中的笔。
故事一:柜台服务招来的相亲。
2000年在我工作的营业网点,代发了全县退休教师的工资。这些退休老教师因年龄大了,同样的问题你得跟他反反复复的讲几遍他们才懂。可无论再忙,作为储蓄服务人员我都会微笑着为他们服务解答。在我,这不过是一种工作习惯而已。有一天,一位常来的大妈在我下班的时候等在门外,要和我说件事。看大妈神神秘秘的样子,还以为是存款多了要让我上门收款服务呢。可大妈却是要为我介绍男朋友,原因是每次来办理业务,我的耐心和热情让她觉得我应该是个善良贤惠的女孩。她想让我当她的侄媳妇,老人对侄子提起我并且让小伙子到我服务的柜台办过业务看过我。难怪,前几天有一位帅气的小伙子总是来取钱,每次就50、100的取,天天如此。我还纳闷这小伙子咋老是问这问那呢,原来是来搞试探视察的。我不禁哑然失笑,因为我已经是有孩子的妈妈了。后来大妈和我成了忘年交,有个什么困难心烦时,总会来找我倾诉倾诉。
故事二:难找的失主。
有一天中午下班整理收拾柜台时,发现一本建行的活期存折,存折上有4万多元钱。看存折上的名字也不认识,也没有什么联系方式。想到着急的客户,本该下午休息的我又接着忙开了,调出早上的监控录像,和内勤主任一遍遍地仔细查看,终于看出是一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遗忘在柜台上的。在九十年代,办理业务不需要留客户详细的联系方式,查到的仅是一个名字而已。凭着这个线索,询问了很多人,找了很多路。当我们费尽周折找到失主并把存折归还他时已是晚上七点多了,失主说这没有密码的活期存折要是让别人捡到那就惨了,万幸的是丢在了农行。后来,这位失主把他在其他银行的存款全部搬来了我们农行,甚至还有他的亲戚朋友。
故事三:多一句话避免了诈骗。
有一天冲进来一位急匆匆的中年妇女,也不管排着的长队,让我先为她办理无卡存款业务。说儿子在外遇车祸了,急等医药费治疗。我告诉她可以为给她先办,但这会不会是诈骗呢?因为之前就有类似的诈骗发生过,存款打进去马上就被骗子取走了。她说不会不会,是医院里主任打来的,何况儿子的电话也打不通。女人说要是儿子有个三长两短,那可咋办呀。女人要我不要多说了,赶紧给她办理。看着急出了眼泪的母亲,我只能想办法多和她说话让她先冷静下来。然后让她试着再跟儿子联系联系,没想到还真就联系上了,儿子说自己在学校好好的,现在刚下课,哪来的什么车祸?这位母亲知道儿子没事后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了,她千恩万谢的感谢着我感谢着农行。说要不是我的提醒要不是农行人的细心和热心,可能她就上当了,5万块钱可是她这个小生意人好多年的积蓄啊。
到过年时,这位女人给我送来了两筒自己制作的热乎乎的饵块粑粑且不容我拒绝。
故事四:意外得来的100万。
有一次为一位外地客户办理转账业务,当我看到客户外地卡上的大额数字时,竟有些“得陇望蜀”,试着动员客户把存款存来我们行。在试了开我们的卡本地转账不用付手续费及给客户一个好的号码都不见效后,我有些灰心了。客户抱怨说转来转去很是麻烦,何况我们能给他什么好处。我顺口说:“我们会给你最好的服务。”没想到客户竟说:“就冲你这句话,我的存款存你们这了。”就这样100万存到了我们网点,后来源源不断的转进了更多的100万。客户的话让我们明白了客户最最需要的是什么。
故事五:难解的燃眉之急。
依然是老人,在所办理的业务中,老人出现的问题要比年轻人多得多。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要我为他开一张借记卡,原因是他的老伴生病住院,急等着钱交医院。他让在外地打工的女儿汇钱过来,远在广州的女儿说用最简单快捷的方式打款过来,就是银行异地通存通兑业务。让老人给她个卡号,老人没有卡,所以要求来开办。可开卡得凭身份证办理,老人因从乡下来得匆忙未带身份证。急等着用钱的老人和银行严谨的规章制度让我好生为难。办理吧,没有身份证确实是办理不了,不办吧,焦灼的老人又束手无策。无奈的我想了个万全之策,让老人告诉女儿把钱打到我卡上,我再取出来给他,但这种打款在陌生人账上的事可不是一般人敢做的。我用自己的手机拨通了老人女儿的电话,一番沟通后取得了老人女儿的信任。于是,款存到了我卡上,我又取出来交给了老人,前前后后的过程不过是十多分钟。只因这份热心和这份信任,既没有违反制度,又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事后,老人带上病好后的老伴特意来感谢了我。
在柜台服务工作岗位上,我一干就是20年。我把这些平凡普通的小事变成了美丽的文字并让它们登上了报刊。很多客户因来农行办理业务认识了我,而一些读者因看我的文章认识了农业银行。那些字里行间透露着农行感情的文章,让我的文学梦,不觉中已融进了农行梦。
二十多年的执着与努力,虽然我没能像三毛一样写出惊天的作品。但看着《寻甸民族文化》、《彝良文学》、《赤水源》、《农村金融时报》、《滇池》等刊物上发表的小文章,真正感觉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快乐。
调办公室工作后,有了更多的机会为农行的宣传报道做更多的工作。孩子住校后,我也有更多的时间继续做我的梦了。利用周末等业余时间参加了滇池笔会和昆明市作家协会年会,听了一些著名作家的授课,认识了很多作家朋友,自己也成为了昆明市作家协会会员。
心里那个梦更强烈了,要留下一本美丽的散文集,要记录下我的梦、还有农行梦,让更多的人知道人世间有着太多的真善美,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我们农业银行。
于是,开始整理这些年写下的琐碎的文字。蓦然回首,发觉时光易逝,自己已是人到中年。但只要你多坚持一天,离自己的梦想就会更近一步。心在,梦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