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小说
文章内容页

余音袅袅——评梁积林的小说《冬青》

  • 作者: 短篇小说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23918
  • ◎苏 黎

      读了《短篇小说》2021年第6期刊登的梁积林的小说《冬青》,感触颇深。

      都说读一篇好的小说,就像抖一个好的包袱一样,剥下一层,还有一层,就这样里三层外三层,最后出来的是什么,且等读完通篇,再揭分晓。

      《冬青》的作者将农村里人们常讲的一个“借腹生子”的故事,用诗一样的语言,娓娓道来,剥下了一个个主人公身上的层层外衣,暴露出来的是赤裸裸的人间真相。

      首先标题《冬青》,一下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冬青,是一种常青树,寓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其次,小说语言凝练,结构巧妙。在整个故事的叙述过程中,语言干净,惜墨如金,没有多余的一句话,从不拖泥带水。小说紧扣主题,用区区几千字就把一个农村题材的俗常故事表达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

      作者把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小说中的人物对话不多,个性鲜明,大多都是通过一个懵懂少年敏感的眼光看到的:母亲勤劳善良,老尚敦厚老实,父亲木讷。岂不知木耳眼里看到的只是表象,而非真实。

      在他单纯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纠结,又有一种道不明的矛盾。在他眼中,有些事似是而非,有些人亦真亦幻,人世间的诸多事宜,对于他一个涉世不深的孩子来说,说不清,道不明,是爱,是恨,斩不断,理还乱,那种复杂的情绪,纠缠着他,让他坐立不安,心神不宁。

      故事的场景设计真实可信,比如收麦子、栽冬青树、母亲擀面、少年打酱油、少年冰里扣硬币等一系列场景,就像电影镜头一样,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其中有温馨的镜头,也有揪心的镜头。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没有太多的波折,但构思独特,叙事精准,环环相扣,让我一口气读完了通篇小说。

      在炎炎的夏日,读《冬青》,就像走在缓缓流淌的溪水边,清凉的微风吹着,和煦的阳光照着,走着走着,忽然天气骤变,虽然没有狂风暴雨的急打,却有入骨的寒凉,让人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这大概就是小说出人意料的效果吧。

      小说中,作者多次提到骡子,大家都没想到,作者在此早已埋下了大大的伏笔,骡子一语双关。我们都知道,骡子是没有生殖能力的牲畜,小说中,真正的骡子不是木耳一直耿耿于怀的老尚,老尚才是木耳生理上的父亲。

      人性都是有两面性的,一面是善,一面是恶。作者在整篇小说中,对木耳的父亲一句批评的语言都没有流露,而读者却看到了木耳父亲的另一面,表面看上去他是一个通情达理、忠厚老实的农民,内心却是狭隘而险恶。作者笔法功力所到之处,也就是人物善恶分明之所在。

      这篇小说,通篇浑然一体,耐人寻味,是伦理小说,也像是侦探小说,没有谁是谁非,好像水到渠成,最后真相大白。如同阳春白雪,覆盖大地,太阳一出,万物就渐渐崭露头角于天光之下,不需要再去仔细辨认,让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

      尤其是结尾处,结得非常巧妙,深夜,通过老两口的对话,少年木耳似睡似醒,也或许等次日醒来,木耳会把父母的对话当成夜晚的一个梦。

      也或许包袱里抖出的就是一个梦。

      读完这篇小说以后,那个骡子脖子上的铃铛还久久回响在我的耳边,大概这就叫余音袅袅吧。

      本文标题:余音袅袅——评梁积林的小说《冬青》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88169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