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克章
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百乐小学
一、农村小学生作文现状及原因
在农村小学每到周五我们会听到学生这样的谈论:唉,今天又要写作文了。再看看语文老师们每次改作文的牢骚:这些作文太差了,都是应付而已。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长此以往,岂能不令我们认真反省。农村虽然在发展,但相对闭塞。农村小学生接触的事物少,社交能力较差,可供阅读的书匮乏,所以他们的作文内容虚假,立意不深,考试时背作文默写下去。在农村小学教师的作用是很明显的,然而部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写作理论较差。在上写作课时,讲一大堆的写作技巧、手法,使得对写作毫无头绪的学生无法对这些东西有兴趣。另外,部分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理解为课文教学,认为这才是考试时有把握抓分的硬件,而作文教与不教都无妨,使学生失去了写作兴趣。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父母文化水平低,或者学生根本就是留守儿童,家长辅导这块基本是零。家长不在乎孩子的作文会不会写,只关心成绩是多少。而留守儿童这类更是无人关心他们的写作或成绩。这样一来父母的态度,留守儿童的无人关心也对写作兴趣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
二、农村小学生快速作文教学探讨
1.写真事、抒真情,写出农村特色。
坚持“只写了解的东西”的原则,自己了解的人、事、物容易写得生动具体。因此,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只有让学生描写自己了解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农村的世界虽然是朴素的,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够发掘出区别于城市的闪光点,比如:农村孩子从小接触大自然,对农村的自然风光有着丰富的认识。田野、小河、落日、炊烟――这一切都烙上农村的印记,又能给以农村孩子美的熏陶,奠定他们抒写真善美的基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讲的是春天农民应该种什么,比如“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农村学生收集,交流这些语言,既能提高农事作文的生动性,又能积累素材。农村学生自有玩乐的地方,上树摘果、下河摸鱼、养鹅赶羊等给他们带来深切的感受。在教学中,语文老师还应鼓励他们体验生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农活,然后记录下来,在老师的带动下相互讨论,在劳动中,你做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以达到拓展范围的目的,这样一篇富有生活气息、富有童真童趣的文章便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