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晓颖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中学
分层教学指的是根据学生现有认知能力、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促进其均能良好掌握教师所传授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并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均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这是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的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采用满堂灌等教学模式,同时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促进其在自身适应的层次中进行学习,从而能有效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多,内容相对复杂,采用分层教学还可以实现差异化教学,即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给其提供相应层次的内容教学,还能促进其提高其学习的成就感,并让学生消化并理解知识,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一、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
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均有一定的差异,这些特征就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比如不同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接受知识的能力等,然后设计出具有层次和较强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才可以使教学质量和整体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学任务因此也会更加顺利地完成。在初中阶段学习数学一方面需要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掌握,同时还能够举一反三,培养出学生较强的数学思维和学习能力。另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还能促进班级整体教学水平提高,原因在在既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顾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对所有学生均实施一样的教学,会导致部分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好,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或对数学学习产生反感心理,从而会导致学生不均衡发展,也难以提高班级整体的教学质量。而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让其学习一些重难点知识内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指导其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再循序渐进地引导其向高层次学习内容发展,这样可有效促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不断进步,从而缩小其与学习能力较好学生的差距,进而能提高班级整体的教学水平。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在培养学生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和未来就业方向,所以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国家给予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需要教师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但是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仍然存在,即使学生参与到了教学活动当中,但这也是教师根据教学提前设计好的,学生并不是设计者而是扮演者。除此之外,有很多教师仍是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很多学生依然恐惧老师。从侧面来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导致学习效果整体低下。